自上世纪的90年代初,在多名经验丰富的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建筑材料学“工程师”的努力下,国内第一个混凝土结构裂缝低压灌浆工程——“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印刷厂厂房混凝土梁体裂缝”成功修复,标志着我国工程裂缝修复技术新领域的开始,这项工程首次将日本、美国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技术引进国内,并将其作为专门的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历经十年的科研与工程实践,2002年,在这些“工程师”的推动下,终于成立国内第一家、唯一集建筑裂缝调查、诊断、鉴定、修复为一体的专业机构——北京冶建工程裂缝处理中心。
高速铁路投入运行,高效便捷,缩短了时空距离,提高了我们的效率。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无砟轨道轨道板(道床板)广泛应用,但施工中和运营期都发现轨道板混凝土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细裂缝,对无砟轨道造成了一定的病害。轨道板开裂是不可避免的。为确保无砟轨道60年的使用寿命,在无砟轨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裂缝,尤其是宽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产生裂缝后,应针对不同部位、宽度的轨道板裂缝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保证无砟轨道安全、稳定地工作。
北京冶建工程裂缝处理中心与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原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冶建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密切合作,特别针对轨道板混凝土微细裂缝、表面气孔、小蜂窝、麻面、沙线等混凝土缺陷,组织了专门的科研力量,研制了工程师牌系列产品并成功的应用在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
轨道板裂缝处理的总体思路——绝对不能采用破坏轨道板混凝土本体的工法。比如,打孔高压灌浆等等方法。轨道板混凝土采用C55以上的高强混凝土,韧性相对较差,一旦发生强烈震动会产生不可见的混凝土裂缝,对轨道板造成巨大的潜在危害。
针对不同部位的轨道板裂缝处理,我们北京冶建工程裂缝处理中心推荐使用环氧树酯灌注法、表面封闭法、开槽嵌塞法、柔性封闭法,最后采取恢复措施。特别要注意材料的韧性等等技术指标。
迄今,北京冶建工程裂缝处理中心的工程师牌系列产品已经全面应用在高铁线路。中心在高铁轨道板裂缝处理的方案确定、材料科研、施工工法、工程承包等等诸多领域都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工程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