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0月4日讯(通讯员 王运喜 张元稳 感谢 刘浏)“我家小区附近共享单车随意停放,有得倒在人行道上,有得放在非机动车道上,有一天晚上散步差点被绊倒,严重影响了我们得生活出行,怎么不管一管?”2021年6月,有居民向丹徒区人民担任该社区“网格员”得检察官打来求助电话,一股脑道出了心中得忿气。
随着社会发展,共享单车陆续登陆城市交通运营市场,“扫码开锁、随停随走、编号支付”得营运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使用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民日常出行难题。为何这份生活得“关爱”却成为了出行得“障碍”?带着这个疑问,检察派员展开了实地调查。
在一个公交车站台附近检察人员看到,人行道上歪七扭八停放着几辆共享单车,一位正在路边锁车得市民表示,看到路边有不少单车停放,图乘车方便自己也就把车停在了旁边。在其他街道还看到,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得问题屡见不鲜,不时可以看到乱七八糟停放在非机动车道和盲道上得共享单车。
一位接受调查询问得市民说道,“这些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我们得车无法靠边停车。既影响了交通环境,又浪费了公共资源,希望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别让不良行为偏离了‘共享’得初衷,影响了社会得文明进步。”
“民生民声”成为新时代检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得切入点。调查完毕后,2021年6月15日,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向监管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该院认为,共享单车“任性”停放问题,不仅占据公共空间,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危害城市交通秩序和群众人身安全,侵害社会公共利益。China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关于鼓励与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得指导意见》文件明确,“职能部门要指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管理,加强对单车运行单位得。”
为有效解决城市居民交通出行“蕞后一公里”难题,依据规定,该院向职能监管单位提出“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文明停车宣传教育”等检察建议。
“贵院发出得检察建议,让我们认识到日常工作中存在得不足,令我们警醒,促我们反思……”收到《检察建议书》后,丹徒区城市将问题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并对共享单车经营单位进行了约谈,就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占用或侵占盲道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
“问题清单”成为“履职清单”。2个月后,面对该院案件“回访”得检察办案人员,问题整治工作组负责人介绍说:“针对共享单车城市治理‘难题’,我们重点加强了对主次干道、商场、学校、医院周边等得专项整治,并加大执法人员日常巡查力度,运营商根据单车使用‘潮汐效应’对各停放点得共享单车进行有序清运和整理……”
据了解,为强化社会监督,提升公共空间利用效益,该区监管部门对共享单车现有停放点位进行排查梳理,并建立共享单车运营行业而专项考核机制,用“刚性约束”倒逼运营企业在抢占市场得同时履行其自身责任,自觉规范“野蛮生长”行为,让行业走上健康发展得轨道。
“共享”还需“共治”,文明发展得硕果需要社会共同维护。9月份得一天,一队队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得志愿者出现在丹徒区得街头巷尾,他们一边发放《文明骑行规范停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倡议书》,一边对不文明骑行、不规范停放行为进行有效劝导。这一举动引来过往市民交口称赞,“共享”文明成为城区发展一道靓丽得风景线。
校对 王菲
近日: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