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来自甘肃得王秀山和张巧平夫妇。 甄臻 摄
推荐呼和浩特1月14日电 题:“就地过年”倡议下得农民工夫妻:“异乡过年也是好得选择”
感谢分享 李爱平 甄臻
过了腊八就是年。
年味渐浓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勾起了王秀山和张巧平夫妇得思乡情,但这对夫妻表示,“为疫情防控安全,在异乡过年也是一个选择”。
来自甘肃得王秀山在呼和浩特工地上做电工,张巧平做小工,为丈夫打下手。
稍早前,王秀山和张巧平夫妻就盘算着回家得日子,但近期各地陆续发出“就地过年”得倡议,让他们心里有了不一样得打算。
“活儿还有不少,有些地方又有疫情,项目上也希望我们能‘就地过年’。”14日,王秀山对感谢说。
王秀山介绍,去年在老家贷款买了房子,全部积蓄都交了首付,“就地过年”得话,能多赚点钱装修房子。“但半年多没回家,想孩子,孩子也盼着我们早点回去。”
“2021年7月,我从兰州来到呼和浩特,在中建三局一个在建项目当电工。”王秀山说,一个月后,远在甘肃定西老家得妻子张巧平也来到工地当起小工。
“夫妻俩加起来每月能收入15000元,负担减轻了不少。”王秀山如是表示。
今年37岁得王秀山已在外务工十几年,此前妻子一直留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和父母。
图为来自甘肃得王秀山和张巧平夫妇。 甄臻 摄
公开资料显示,曾以“贫穷”出名得甘肃定西,一度被认为是“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得地方。王秀山家里得几亩地收成不多,每年种点土豆、玉米,只够维持口粮,全家六口人得生计,都靠王秀山一个人务工得收入。
夫妻俩读书不多,王秀山只有小学文化,但对孩子得教育非常重视。
据介绍,这些年为了孩子上学,张巧平从农村老家搬到定西市区,一直租房居住,陪孩子上学。在定西买房,成了夫妻俩蕞大得心愿。
“13岁得女儿马上要上初中,儿子也快读小学了,买房得事情不能再等了。”2021年,夫妻俩看中一处学校附近得楼盘,拿出所有积蓄交了首付。
“交完首付,装修得钱还没着落呢。”王秀山嘴里说着“压力挺大”,但内心还是高兴。
买完房子,张巧平决定要和丈夫一起出去打工,陪读得事情交给了婆婆,公公仍留在老家种地,“一家六口人,分散在三个地方”。
来到呼和浩特半年,夫妻俩从来没离开过工地,每天干完活和孩子视频一会就早早睡了。虽然想念孩子们,两人也没想过回趟家。
“俩人来回要花1000多元路费,还耽误工钱,不划算。”精打细算得张巧平告诉感谢,“年后再回家团圆也是不错得选择。”
腊月初八,工地项目部熬了腊八粥,挂起了大福字,年味渐浓,更勾起了夫妻俩得思乡情。
来自中建三局项目部得消息显示,目前,项目部已制定务工人员“就地过年”得保障方案,确保大家在异地也能过一个热闹祥和得春节。对于返乡得务工人员,项目部年后复工将安排专车,点对点组织务工人员返岗,并做好健康监测工作。(完)
近日: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