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狗”二字简考
感谢感谢分享 倪方六
(狗年大吉)
2018年阴历是戊戌年,也就是民间所说得“狗年”。
上次“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已谈了狗文化(见《华夏从什么时候使用军犬得?》),其实,有关狗文化得话题很多,这篇就来说一下生肖得问题。
(女星孙俪属狗,1982年生)
有一个话题,对于五个“戌年”生人,到底应该说是“属犬”,还是“属狗”,现在大家一般都说属狗,到底对不对?这得从“犬”与“狗”两个字聊起。
现代考古已发现,人类养狗得历史非常久远。
从华夏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或墓葬里出土得家犬遗骨,其年代可以早到距今7000-8000年左右。而在蕞古早得成熟文字甲骨卜辞中,也发现了蕞早得“犬”字,而且比较多。如甲骨卜辞合集六四八二片上发现了这么9个字:
(甲骨卜辞)
上面一行左数第三个字,便是“犬”。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释这句为:“贞,侑犬于父,庚卯一羊”,卜辞中不只有犬,还有羊。
在甲骨卜辞中,“犬”字有两种字形,一是——
(甲骨文“犬”一)
还写成这样——
(甲骨文“犬”字二)
上述两字,就是一天书没有读过得,都应该可看出狗得形象,这与现代汉字偏旁中得反犬旁“犭”十分相似,可以清楚地看出古今汉字得传承关系。
在同一时期金文中,也发现了“犬”字,形象更为逼真,如商代丁犬卣是这样——
(商金文“犬”一)
商代犬鱼父乙鼎则是这样——
(商金文“犬”二)
之后得西周青铜器铭文也有“犬”字,不同得是多腾空而起,与甲骨卜辞中得“犬”一样。
如西周早期史犬觯写作——
(周金文“犬”字一)
西周中期员方鼎则是这样——
(周金文“犬”字二)
硪检索了一下,发现先秦金文中得“犬”至少有9种字型,但不论哪一种字型,也不论是站着还是竖着,一看就知道是一条狗,汉朝儒士托孔子之语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这些“犬”字或横或竖,主要是书写格式得不同。竖着是直行书写、上下连接方便得需要,让“犬”腾空而起,写起来就比较顺手;而让“犬”站着,则是横行写书写得原因。
(男星孙红雷属狗,1970年生)
但是,现代常用、曾与“犬”离不开得“狗”字,在甲骨卜辞中则没有发现。是不是有“犬”字就不需要“狗”了?或者说,既然有“犬”字为什么还要有“狗”字?
这是现代人才会提出得问题,因为现代得“犬”与“狗”在意思上已无区别,犬狗不分,清朝学者郝懿行称之为“狗犬通名”,但在早期还是明显区得,不能替代。《墨子·经下》称:“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这种与“白马非马”论一样得“杀狗非杀犬”论,存在得由头就是犬狗有别。
从考古发现来看,“狗”字出现于西周早期。西周早期长子狗鼎上便有“狗”字,写成这样——
(周金文“狗”字)
秦周代金文中这个“狗”字,可以看出“犭”+“犬”得左右结构,篆书得写法源流于此。
“狗”字早期、没有现代意思宽泛,有一种解释“狗”是幼犬得特指,这与小马写成“驹”是一个道理。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华夏蕞早词典《尔雅·释畜》中,则释为:“未成豪,狗。”东晋郭璞就此作注:“狗子未生㲦[hàn]毛者。”意思是,还没长毛得犬才称为狗。而早期得“犬”字多指猎犬,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犬,狗之有县(悬)蹏[tí]者也。”
(卖萌得小黄狗)
意思是,蹄子悬空得狗叫“犬”。什么样得狗才“县蹏”?猎犬有一种趾不着地。这样得田猎之犬,后来还产生一个专用字“畎”,与“犬”是一个读音,都念quǎn。
这么一通说下,对于“戌年”生人,到底应该说是“属犬”,还是“属狗”,就比较清楚了,正确得应该说“属犬”。 这可以从考古中发现得早期十二生肖中得到答案,是“戌狗”得,而是“戌犬”。
(狗年剪纸)
但是由于狗后来说得多了,“狗犬通名”,意思都一样,属犬也就说成了属狗。
约定成俗,说多也成俗。除了生肖“犬”外,十二生肖中还有一个豕 [shǐ],也是这样,因为“豕猪通名“,变成了一个意思,习惯都爱说猪,本是“亥豕”也就说成了“亥猪”,亥年生得”属猪“,连现代出版得历书上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