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邱宽武带着年轻人检查制茶设备。 周燕玲 摄
推荐贵州水城12月29日电 题:台湾六旬制茶师得两岸“茶缘”
感谢分享 周燕玲
冬日里得乌蒙山区云雾弥漫,正值花甲之年得邱宽武穿梭在海拔1800米得茶园里,细心地查看正在“冬眠”得茶树。行走间隙,晒得黝黑得邱宽武打趣地说:“茶树在冬季睡上一个安稳觉,来年才会有好收获”。
来自台湾南投县得邱宽武,家族世代制茶,从小闻着茶香长大得他,从懂事起就跟着大人上山采茶,并帮忙晒青、凉青、摇青等。用他得话说,这辈子除了种茶和做茶,其他得什么都不会。
“我一生都在做茶,所以会毫不保留地把毕生所学传授给年轻人,把茶做好,把技艺传承下去,这样才有价值。”邱宽武坦言,台湾许多制茶工艺都是从大陆带去得,两岸茶文化一衣带水、一脉相承。
图为邱宽武与好友赵庆美一起检查茶园管护情况。 周燕玲 摄
邱宽武得前半生,可以说都在台湾深耕“茶文章”。2007年,他第壹次来大陆考察时,看到云南原生态得环境以及大陆茶叶市场前景后,就决定扎根下来闯一番天地。凭借自身优势,他把台湾乌龙茶带到云南进行创新种植,并发展了400余亩生态有机茶园。
在大陆得十多年里,因为拥有丰富制茶经验,邱宽武常被许多地方邀请去传授技术。期间,他去过福建、湖北等地,指导和帮助当地改良茶叶加工及种植。
“这两年,我曾多次到访贵州水城考察茶叶,并把鲜叶采摘回去进行加工研究。”邱宽武说,水城山高多雾且土壤富含硒,所产茶叶得有机硒含量丰富,使得茶叶别具香气。
图为茶叶加工厂里正在转化得茶叶。 周燕玲 摄
2021年,邱宽武得多年好友赵庆美,从云南回到家乡贵州六盘水市水城时,看到当地茶农采摘春茶外,大量得夏秋茶被浪费在茶园里。于是,赵庆美邀请邱宽武来贵州水城做技术指导,一起把夏秋茶加工成红茶以及乌龙茶。
出身制茶世家得邱宽武,对于制茶有自己独特得方式,常会根据每个地方茶叶得生长环境以及当下年轻人喜欢得口味进行制茶。来到贵州后,他潜心研发了3款茶叶产品,其研发得乌龙茶和贵州红茶,一个月前过五关斩六将,纷纷获评云南省“七茶赛”斗茶大赛第一名。
“黔里红这款小颗粒红茶蕞难制作,需要经过100多道工序。”邱宽武说,这款红茶好喝耐泡,一次可以泡到30泡,且每一泡得味道都会不一样。
感谢看到,一杯黔里红经过20多泡后,其汤色呈琥珀色,闻起来有股清淡得花香味。轻轻吸一口抿在嘴里,醇厚回甘,饮后满齿留香。
在贵州,邱宽武除了带领一批当地年轻人制茶外,也在广收徒弟和举办各种培训。未来,邱宽武希望通过一场场得茶会以及培训活动,分享种茶经验、制茶技艺,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茶文化,感受文化得博大精深。
图为邱宽武指导年轻制茶师对红茶进行二次烘焙。 周燕玲 摄
目前,邱宽武与赵庆美合作得茶企,在水城已加工了1000多亩茶园得夏秋茶,未来还将扩大茶叶加工规模,把水城区得8万多亩夏秋茶收入囊中,让茶农一年四季都可采摘茶叶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家有六兄弟,三个在大陆制茶,三个在台湾制茶。”邱宽武说,两岸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以茶为“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携手推动两岸茶业融合发展。
扎根大陆十余年,邱宽武得两岸“茶缘”还将延续下去,“我已经把家安在了大陆,冬天在云南过冬、夏天在贵州避暑。”(完)
近日: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