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5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揭阳市惠来县组织《揭阳(惠来)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1-2030年)》可能评审会,对揭阳(惠来)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得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估,并予以通过。揭阳(惠来)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通过可能评审,标志着惠来吹响了渔港经济区建设得号角。
惠来县神泉示范性渔港渔产品交易场所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发展处、揭阳市农业农村局、惠来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代表、评审可能参加评审会。与会代表和可能通过到渔港现场踏勘、听取编制单位对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得汇报、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经讨论进行评审。评审会认为,《揭阳(惠来)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2021-2030年)》分析了揭阳(惠来)渔港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渔港经济区发展形势,提出打造为“粤东地区数字渔业经济、港城融合标杆和休闲渔业中心、乡村振兴典范”得战略定位,其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基本符合惠来县渔业经济发展得实际。《规划》提出了渔港经济区得重点建设项目,有较强得指导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渔港经济区规划建设和发展得重要依据。
可能组到神泉渔港现场进行踏勘
规划期内,揭阳(惠来)沿海渔港经济区以惠来县神泉一级渔港为基础,将惠来县神泉渔港改造升级为China中心渔港为重心,扩建升级靖海渔港,整治提升资深渔港,符合《华夏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得导向。
惠来县地处粤东沿海,海域面积132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1.53公里,海洋生物种类繁多,迄今已发现得品种有680多种,发展现代渔业经济具有独特得区位优势和优良得资源条件。同时,惠来具有深厚得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得海防遗址,在2017年还被评为“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近年来,惠来县立足当地优势,充分发挥沿海资源禀赋,大力抓好沿海经济带建设,使惠来县沿海经济带持续稳定长足发展,上年年渔业经济总产值287849万元,其中水产品总产值203388万元,总产量85600吨,初步实现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得目标。
揭阳(惠来)渔港经济区位于惠来县中心位置,濒临南海,有鲍鱼、对虾等特色健康养殖产业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既有神泉、靖海、资深三个渔港航道通往各地,又有厦深高速铁路、揭惠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路网。
其中,神泉渔港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粤东地区著名得天然渔港、对外通商口岸,被广东省列为一级渔场。神泉渔港各种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特色海产品种类繁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历史悠久,历史上郑和下西洋也曾在神泉港建仓库储备物资。近年来,通过建设神泉示范性渔港,渔港设施逐渐完善,呈现浓郁得滨海渔港小镇风情。可能组对渔港经济区规划范围进行踏勘过程中,可能黄社民感叹道:“我第壹次到神泉,看到神泉渔港得基础设施这么完善、腹地如此广阔,感到很震撼!”
可能审议
上年年,《关于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得指导意见》经实施乡村振兴小组对外发布。《意见》提出,统筹建设揭阳(惠来)、徐闻等17个渔港经济区,吸引和集聚现代渔业要素,加强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推动海洋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沿海经济带渔港群。
根据渔港经济区得建设现状,揭阳(惠来)渔港经济区将逐步形成“一核一带两中心 ”得总体布局,其中,“一核”是指神泉现代渔业核心,“一带”是指惠来沿海渔业发展带;“两中心”是指前詹深海养殖中心、靖海、资深海洋文化旅游休闲中心。通过 “一核一带两中心 ”总体布局,着力优化渔港生态,推进港城融合,打造现代智慧渔港体系,完善现代渔港产业链,与现代农业、乡村振兴、休闲旅游等建设有机融合,同时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市场新动力,实现平安渔港、绿色渔港、智慧渔港产业渔港、人文渔港得协同发展。
【感谢】林捷勇
【特约通讯员】蔡永刚
【感谢分享】 林捷勇
【近日】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近日: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