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院士可能工作站
走进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克奥迪)位于厦门得总部大楼,一楼展厅得入口处挂着得一块牌匾格外醒目。牌匾上写着“2016年度示范院士可能工作站”字样。
“2010年,我们建立了院士可能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在华夏工程院院士庄松林得指引下,工作站团队针对显微领域多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麦克奥迪副总经理章光伟说道。
从显微制造迈向显微医疗服务
尽管工作站成立于2010年,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麦克奥迪就曾多次邀请包括庄松林在内得多位院士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院士们建议,将新兴得信息技术和光学显微镜结合起来,会有广阔得应用前景。相对而言,在数码产品领域,大家差不多在一个起跑线上。”章光伟说。
瞄准数码产品方向,麦克奥迪投入大量得研发力量。1999年,将光学与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麦克奥迪生产了全球第壹台内置式数码显微镜,很快获得市场得认可。目前,麦克奥迪生产得数码显微镜全球销售累计超过23万台。
依靠技术得力量,麦克奥迪成功实现了产品得升级换代。“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做传统显微镜得阶段,那么企业不可能发展成现在得规模。”章光伟认为,正是在庄松林等可能得指引下,麦克奥迪逐步从单一得显微镜生产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转型,逐步从传统显微制造向显微医疗服务领域拓展。
在麦克奥迪召集得一次可能研讨会上,有病理可能反映,由于缺乏相关设备支持,不能将病理切片图像实时上传进行远程诊断,以至于偏远地区得患者要拿着病理切片辗转于华夏各地找著名得病理可能会诊,费时、费力、费钱。
对此,依托工作站得技术支撑,麦克奥迪研发了多款数字切片扫描与应用系统。章光伟介绍,该设备实现了从切片全自动扫描到上传至远程诊断平台,再到与国内很好医生互联互动得全流程诊断。截至目前,麦克奥迪得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已覆盖华夏1000多家医院,成为卫计委病理远程会诊与质控平台华夏会诊中心。
围绕显微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共聚焦显微镜系统十分复杂,涉及到光学、机械、电子、自动化、数字图像处理等多学科技术得交叉融合,研制难度较大。因此,较长一段时间内,华夏未能实现该系统得国产化。
在这种背景下,工作站承担了China科技支撑计划“基于DMD得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得研制”课题。麦克奥迪创新研发副总监陈木旺介绍,在麦克奥迪原有得研发基础上,工作站团队结合DMD可编程技术和计算光学技术,研制了新型得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具有高分辨率、实时视频等特点。该课题顺利通过了可能组验收。
继攻克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研制难题后,工作站又参与了China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多维高分辨率生物组织表征与分析仪器开发与应用”得研制,主要承担其中得“数字切片扫描仪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化研究”课题。
“在该项任务中,我们主要承担两方面得工作,一是数字切片扫描仪若干关键技术得研发,二是工程化研究。其中研发工作主要是围绕看得更清、更准、更快得目标来展开。”陈木旺介绍。目前该课题已顺利通过中期考核,进入工程化和产业化阶段,将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产品得竞争力。
工作站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得突破,为麦克奥迪新增了80多项知识产权成果,包括发明专利42项,参与制定China标准21项、行业标准23项。其中,已发布并实施得China标准14项、行业标准9项,极大提升了麦克奥迪在行业内得影响力。(感谢 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