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黄璐 通讯员熊梓言经深圳批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近日发布《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刘经南、郭仁忠两位院士为首得可能评审组对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能组认为规划得任务内容和具体实施计划科学可操作、指导性强,总体发展思路和重大工程任务针对性强、具有深圳特色,对切实推进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2035年愿景: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华夏典范
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成就,包括建成了陆海一体得空间基准体系,拓展海洋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有效助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等,编制新版《深圳市地图集》献礼特区40周年,与党史文献研究室合作制作《深圳红色文化地图》庆祝华夏成立100周年。此外,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各类地图服务、测绘应急保障、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更新等一系列工作,为支撑自然资源业务提供了有效支撑,为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规划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深圳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得黄金发展期所面临得形势,提出了本轮规划目标与发展愿景:到2025年,建成与新时期要求相适应得基础测绘体系,在基础转型、服务提质、科技引领、管理创新等方面先行示范;到2035年,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华夏典范。
在上述目标愿景统领下,该规划提出基础转型、服务提质、科技引领、管理创新四大任务以及测绘基准完善、基础测绘生产供给、服务体系构建、基础测绘保障能力、测绘规范化管理、科技创新探索研究六大重点工程,
16项规划控制指标、43项项目计划,体现深圳特色
规划提出七项保障措施,并将规划任务与重点工程细化为16项规划控制指标和43项项目计划。并围绕城市定位、治理需求、产业特征、制度优势等提出体现了深圳特色得“亮点”:
一是聚焦大湾区核心得区域定位,全面提升深圳测绘地理信息区域协同服务能力。具体要求包括补齐深汕特别合作区基础测绘工作“短板”,筹建具有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能力得遥感应用中心,推进深圳与周边测绘基础设施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协同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衔接等。
二是聚焦服务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动基础测绘转型变革。具体要求包括构建个性化、多元化得数据产品和技术支撑体系,拓展定位基准站得跨领域、社会化得应用,鼓励探索和规范深圳北斗地基增强系统(SZBDCORS)社会化共享服务等。
三是聚焦深圳地理信息高度市场化得产业格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得创新体系,引导培育产业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升测绘行业得生产力和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创新能力。四是聚焦深圳特区立法权制度优势,提出制定特区测绘管理条例,填补测绘管理立法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