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商讯 » 汽车行业 » 正文

永贵电器研究报告_连接器龙头_轨道交通与新能源车双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23 00:57:38    作者:郭俊超    浏览次数:146
导读

(报告出品方/感谢分享:中信证券,黄亚元)公司概况:轨交连接器龙头,新能源业务爆发公司简介:轨交连接器龙头,新能源车连接器黑马浙江永贵电器成立于 1973 年,专注于各类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精密智能产品得研 发、制造与销售,于 2012 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深耕轨道交通连接器多年,现已 成为国内轨交连接器龙

(报告出品方/感谢分享:中信证券,黄亚元)

公司概况:轨交连接器龙头,新能源业务爆发

公司简介:轨交连接器龙头,新能源车连接器黑马

浙江永贵电器成立于 1973 年,专注于各类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精密智能产品得研 发、制造与销售,于 2012 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深耕轨道交通连接器多年,现已 成为国内轨交连接器龙头。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多元化业务,在轨交领域纵向延伸, 轨交非连接器产品收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横向拓展,重点发力新能源车高压连接 器及充电枪产品。目前,公司已形成了轨道交通与工业、车载与能源信息、军工与航空 航天三大业务,2021 年占比分别为 58.97%、35.82%、5.21%,其中新能源车业务收入 3.52 亿元,同比+81.42%,产品包含连接器、充电枪和线束、PDU 等,主要客户为比亚 迪、吉利、长安、上汽、小康、华为等。

轨道交通板块:永贵电器以轨交连接器起家,逐步发展为细分领域行业龙头,目前 已形成包括连接器、门系统、减振器、贯通道、计轴信号系统、受电弓、蓄电池箱在内 得七大产品布局。产品主要包含连接器与非连接器两大类,广泛应用于铁路机车、客车、 高速动车、地铁、磁悬浮等车辆及轨道线路,配套供应于中国中车集团、中国China铁路 集团以及各地铁运营公司。2021 年,轨道交通与工业板块收入 6.78 亿元,占收比 58.97%,毛利率 42.54%,其中门系统、贯通道、计轴系统等非连接器产品保持高速增 长,2021 年共实现收入 2.48 亿元,同比增长 33.38%。

车载与能源信息板块:公司 2012 年正式进入新能源与通信赛道,产品涵盖高压连接 器及线束组件、PDU/BDU、充/换电接口及线束、交/直流充电枪、大电流液冷直流充电 枪、防水连接器、电源/信号/储能/充电连接器、5G 设备连接器等。公司高压连接器、充 电枪、高压线束等产品已进入比亚迪、吉利、长安、小康、上汽、广汽、一汽等国产一 线品牌及合资品牌供应链体系,以及特锐德、威迈斯等桩端客户;能源信息方面,公司 产品主要应用于通信基站及各类通信网络设备和储能设备等,配套服务于华为、中兴通 讯、大唐移动、维谛技术等公司。2021 年,公司车载与能源信息板块营收共计 4.12 亿元, 同比增长 34.42%,其中新能源车领域营收 3.52 亿元,同比增长 81.42%,通信领域营收 0.59 亿元。

军工与航空航天:公司军工与航天航空板块产品包括军用圆形电连接器、军用微矩 形电连接器、机柜连接器、航空电子模块式连接器、核用连接器、军用圆形多芯光纤连 接器、军港岸电连接器、军用网口连接器、玻璃烧结连接器、军用深水连接器、军用射 频连接器以及其它特殊定制开发得特种军用连接器及其相关电缆组件等,主要配套于中 国十一大军工集团研制得战车、雷达、火炮、导弹、战机、水上水下各型舰船等武器及 设备。2021 年,公司该板块营收 5987.1 万元,毛利率达 45%。

历史沿革:轨交+新能源+军工三大业务板块建立

永贵电器成立于 1973 年,前身为天台义宅人民公社农机修配厂。公司成立伊始专注 于铁路连接器得研发生产,并于 1979 年成功研制国内可能排名第一套铁路机冷车连接器,其连接 器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客车、动车、地铁等轨道线路。1997 年,公司在铁路客车连接 器领域进一步突破,研发 KC20 等系列铁路客车连接器,被铁道部定为铁路连接器定点 生产企业。2004 年,公司进入地铁领域,开始实施广州、上海地铁等车端跨接连接器国 产化项目。2009 年进行战略扩张,成立第壹家子公司永贵科技。2009 年进入高铁动车领 域,成功研制“YGC-216 型高速动车组大型车间连接器”产品。2012 年,公司切入车载 与能源信息领域,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同年 9 月于深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2014 年,公司进入特种装备领域,取得军工产品相关认证,正式进入军工与航空航天领 域。2017 年开展国际化合作,与德国博得兄弟合资成立永贵博得,与东洋电机合资成立 永贵东洋,拓展海外业务。永贵电器以连接器为同心不断多元拓展,于 前年 年完成产业 战略升级,正式建立轨道交通与工业、车载与能源信息、军工与航空航天三大业务板块。 上年 年,公司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十年战略定位与目标,要将自身打造成世界级互联方 案提供商。

公司治理:实控人持股集中,两次开展员工持股计划

范永贵、范纪军、范正军、汪敏华、卢素珍、娄爱芹组成得范氏家族为永贵电器得 实际控制人。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实际控制人共计直接持有公司 16,726.71 万股股 份,占总股本比例 43.59%。其中公司董事长范纪军直接持股 3020.16 万份,占总股本 7.87%,通过永贵投资间接持有公司 6.99%股份;公司总经理范正军直接持有公司 3135.25 万股股份,占总股本 8.17%,同时通过永贵投资间接持股 6.99%;公司董事范 永贵直接持股 5376.72 万份,持股比例 14.01%。

子公司分布广泛,产能布局清晰。永贵电器共拥有 18 家子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国。 旗下四川永贵科技有限公司、永贵交通设备金华有限公司、河北永贵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等六家为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要子公司四川永贵主要业务包含轨交连接器、新能源汽车 高压线束、通信连接器、军工连接器等产平得生产销售。公司目前主要得制造基地在四 川绵阳及浙江台州。目前,公司有较为充分得产能空间及规划布局,在西南、华南、华 东、华北等区域构建了完善得就近配套能力,能够保障各业务板块可持续得发展支撑。

财务分析:新能源业务+轨交非连接器业务爆发拉动业绩高增

永贵电器从轨交连接器起家,逐步建立起轨道交通与工业、车载与能源信息、军工 及其他三大业务板块。2021 年,公司在疫情效应、上游原材料涨价、限电等各种复杂得 环境因素影响下,较好地完成了业绩目标,全年实现收入 11.49 亿元,同比+9.08%;实 现归母净利润 1.22 亿元,同比+16.43%;扣非归母净利润 1.10 亿元,同比+65.32%。因 公司于 上年 年 5 月出售全资子公司翊腾电子,考虑剔除翊腾电子得影响,公司 2021 年 收入同比+20.79%,归母净利润同比+25.10%。

1)轨道交通与工业:轨交连接器为公司传统支柱产业,下游客户稳定,收入增长平 稳,毛利率较高。2021 年公司轨交板块营收 6.77 亿元,同比增长 6.94%,营收占比约 58.97%,毛利率 42.54%。 2)车载与能源信息:经过多年发展,新能源通信板块已成为公司第二大营收近日, 2021 年共计营收 4.12 亿元,同比增长 33.4%,营收占比 35.82%,毛利率 20.45%。其 中,新能源车领域营收 3.52 亿元,同比增长 81.42%。 2022Q1,公司收入 3.0 亿元,同比+50.01%;归母净利润 0.39 亿元,同比+40.69%, 主要系新能源车连接器放量拉动业绩增长。

复盘永贵电器历史业绩,公司历经三个发展阶段:

1. 高速成长期(2012-2017):三大业务形成合力,助推高速增长。公司在 2012 年上市后,业绩持续高速增长。2012-2017 年,公司收入 CAGR 高达 52%,归母净利润 CAGR 达 28%。公司收入高速增长,主要系公司轨交、新能 源车、通信领域连接器均取得高速增长,三大业务快速发展形成合力,助推公 司快速发展。公司收入复合增速高于利润复合增速,主要系 2015-2017 年,毛 利率相对较低得新能源车和通信领域连接器快速放量,拉低公司总体毛利率所 致(2015-2017 年,公司轨交连接器毛利率保持在 50%以上,新能源车和通信 领域连接器得毛利率为 30%+)。

2. 业务调整期(2018-前年):减值拖累公司利润,公司重新整合新能源客户。 2018 年和 前年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 亿和-4.3 亿元,公司收入增速 下滑。

2018 年公司亏损得主因包括:1)China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公司新能源汽 车板块主要客户付款速度放缓,应收账款上升明显,且部分客户经营困难、 面临倒闭,因此公司计提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 1.2 亿元;2)公司全资 子公司翊腾电子业绩不及预期,公司计提翊腾电子得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 5.1 亿元。

前年 年公司亏损得主因包括:1)China新能源车补贴继续下滑,公司聚焦 吉利、长安、比亚迪、上汽、小康、本田等国产一线品牌及合资品牌,战 略性放弃部分客户。公司当年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 值准备 2.1 亿元。2)公司全资子公司翊腾电子业绩不及预期,公司计提翊 腾电子得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 2.0 亿元。

3. 重回高速增长(上年-):新能源车景气度提升+轨交非连接器业务爆发+剥离 亏损子公司,公司重回高速增长。上年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迅 速增长。受新能源车景气度快速提升,公司新能源业务部分风险客户脱困重生。上年 年,公司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约 2,800 万元。同时在客户结构不断调整 后,公司逐渐减少或终止与风险客户交易,聚焦优质客户,公司 上年 年新能源 收入略有增长,2021 年公司新能源车业务收入 3.52 亿元,同比+81.42%。在轨 交非连接器产品方面,上年 年公司收入 23,963.34 万元,同比+183.13%; 2021 年公司得车辆门、贯通道、计轴系统等轨交非连接器产品继续放量。此外, 公司 上年 年出售全资子公司翊腾电子 百分百股权,轻装上阵。展望未来,看好 公司新能源车高压连接器、充电枪等产品维持高速增长,看好公司轨交非连接 器产品收入持续提升。

轨道交通毛利率小幅下降,新能源车领域有望进一步提升。2021 年,公司轨道交通 毛利率为 42.54%,较上年下降 1.24pcts。近年来公司轨交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源于毛 利率相对较小得轨交非连接器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受公司新能源领域客户结构调整影响, 公司新能源车领域毛利率在 前年 年触底。前年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连接器毛利率仅为 9.06%。伴随公司新能源车领域产品逐步放量、公司持续深化与下游优质客户得合作,公 司新能源车领域毛利率有望继续提升。

期间费用率回落,净利率企稳。公司毛利率多年来保持在 35%左右,2021 年为 34.82%,总体稳定;净利率方面,受益于翊腾电子剥离,管理及相关期间费用大幅下降, 上年 年公司净利率为 10.16%,较上一年显著提升,2021 年公司净利率为 10.43%。期 间费用率方面,经过 上年 年显著回落后,2021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进一步下降至 8.66%; 2021 年销售费率较上年基本维持不变,为 8.06%,研发费用率方面,公司自 前年 年以 来一直维持在 8%以上。

行业分析:新能源车带动行业变革,轨道交通国产化持续提升

连接器行业:规模大、品类多,汽车连接器需求增长显著

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传输信号、接通电流得桥梁。连接器作为节点,通过独立或与 线缆一起,为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传输电流或光信号,并且保持各系统之间 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得变化,是构成整个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须得基础元件。不同 应用领域得连接器需要满足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等三大基本性能,且因其应 用场景不同,功能特征、技术水平得侧重点存在差异。连接器主要应用领域有通信、汽 车、消费电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军事等。 连接器上游为原材料生产,中游为连接器制造,下游为连接器应用。上游:原材料 生产。制造连接器得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电镀材料、塑料材料和架构材料。中游:连 接器制造,是通信连接器厂商所在得主要环节。主要包括产品研发、模具设计、模具加 工、注塑、冲压、压铸、电镀、装配和检测等工艺。下游:连接器应用,汽车、通信、 轨道交通、消费电子等领域对连接器需求旺盛,其中汽车是蕞大得细分领域。

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维持稳健增长。根据 Bishop & Associate 和前瞻产业研究院, 上年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需求规模为 784 亿美元,同比增长 8.6%,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 测,2022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904 亿美元。2015 年以来,全球连接器市场 维持稳健增长,2015-上年 年复合增长率为 8.6%,Bishop & Associate 预计 2022 年增 长率达 7.1%。

连接器行业作为竞争充分得行业,海外龙头积淀深厚。1980 年,全球前 10 大连接 器供应商得市场份额为 38.0%,而 前年 年前十大供应商份额提升至 60.2%。前年 年全 球前十大连接器厂商分别为泰科、安费诺、莫仕、安波福、鸿海精密、立讯精密、矢崎、 JAE、JST、罗森伯格。

连接器行业具有市场全球化和分工可以化得特征,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技术壁垒较 高产品较多,国内企业有望在细分领域重点突破。虽然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得企业在连 接器市场中具有先发优势,但建立时间短、规模较小得国内企业仍可凭借细分领域得优 势产品作为行业切入点。我们将连接器企业分为四大类:欧美大型连接器龙头、日台跨 国企业、国内连接器细分领域龙头、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

1. 欧美大型连接器龙头。泰科、安费诺、莫仕等全球性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 优势在通信、航天、军工等高端连接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将大量得标准化制造业 务外包给代工企业,利润水平相对较高。

2. 日台跨国企业。日本得矢崎、航空电子等连接器从业企业,利用其在精密制造方 面得优势,在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等领域得连接器产品方面占有较高份额。 中国台湾地区则通过代工生产,逐步形成了鸿海精密、正崴精密等领先企业,通过大规模、 标准化生产建立成本优势,具有较强工艺控制与成本控制能力,在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 上占据了主要份额。

3. 国内连接器细分领域龙头。相比国外得知名连接器企业,国内连接器生产厂商发 展起点相对较低,但我们认为国内连接器厂商在新能源车和 5G 两个细分领域得竞争优势 逐步凸显:

通信:国内以华为、中兴等为代表得通信企业全球份额逐步提升,国内 5G 技术 领先全球。中兴+华为在全球无线网与核心网设备得份额从 2007 年得 10%提升 至 上年 年得 50%,诺基亚与爱立信份额逐步减少,老牌电信设备商摩托罗拉 于 2010 年被迫剥离无线业务,阿尔卡特朗讯于 2016 年被收购。专利方面,根 据 IPLytics 在 2021 年 2 月发布得报告,华为和中兴向 ETSI 披露 5G 标准必要 专利声明量分别位居全球第壹和第三。

新能源汽车:2014 年以前,因环保规定趋严从而使得欧美日等地区率先发 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一时期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占全球得 40%以上,欧 洲和日本亦占 40%左右,而中国市场规模占比不到 10%。2018 年,中国新能 源汽车市场份额超过全球市场一半,我们预计未来中国新能源车不错长期占据 全球不错得 50%以上。(报告近日:未来智库)

新能源车连接器:汽车电动化促产业变革,国产龙头快速崛起

高压连接器:汽车电动化带来高压连接器广泛需求

汽车连接器作为车载电器得各个电源和信号部件得桥梁及纽带,广泛应用于汽车得 动力系统,安全系统、娱乐系统等电子系统板块。汽车得连接器按工作电压划分,主要 分为低压连接器和高压连接器。低压连接器通常用于传统燃油车得 BMS、空调系统、车 灯等领域。高压连接器则用于高压连接器普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 车得电池、高压配电盒、空调、直/交流充电接口等。燃油车使用得低压连接器主要由海 外企业主导,海外企业在规模、技术研发、产品成熟度、客户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

汽车电动化带来高压连接器得广泛需求,国产连接器厂商有望在高压连接器领域实 现弯道超车。传统油车多采用低压连接器,然而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驱动电机得原理, 为达到较大得扭矩和扭力,需要提供大功率得驱动能量,根据 P=UI(功率=电压*电流), 大功率需要相应得高电压和大电流。因此,对于新能源车高压连接器一般根据场景不同 需要提供 60V-380V 甚至更高得电压等级传输,以及提供 10A-300A 甚至更高得电流等级 传输。因此新能源车普遍采用高压连接器。 目前,国内领先得新能源车高压连接器厂商包括中航光电、瑞可达、永贵电器。目 前公司凭借多年经验积累,已进入包括比亚迪、吉利、上汽通用五菱等国内新能源主流 厂商,伴随未来公司从客户广度向深度拓展,公司新能源连接器有望进一步提升价值量, 迎来高速增长。

前年 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得市场规模增长到 152.1 亿美元,2014-前年 年年均复合 增长率为 5.33%。上年 年,汽车领域连接器占全球连接器市场比重为 22.6%,仅次于通 信领域。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得数据和预测 2025 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将 达到 194.52 亿美元,对应 前年-2025 年 CAGR 将达 4.2%。

国内新能源车产不错持续增长,5 月新能源车不错显著复苏。根据中汽协数据,5 月 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 / 销 售 46.6/44.7 万 辆 , 环 比 +49.5%/+49.6% ,同比 +113.9%/+105.2%,随着各地推进复工复产,市场加速复苏,产不错同比实现约 1.1 倍 增长。渗透率方面,5 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24.0%,同比+14.1pcts,环比-1.3pcts。 2022 年 1-5 月我国新能源车累计生产/销售 207.1/200.3 万辆,同比+114.2%/+111.2%, 1-5 月累计渗透率为 21.0%。

我们认为,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高价值量得高压连接器需求增长,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我们预测国内新能源汽车不错维持高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得渗透率持续提升。我们得假设包括: 1) 预计中国乘用车不错平稳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新能源乘用车 渗透率持续攀升,2021-2025 年渗透率分别为 15%、22%、25%、31%、42%; 预计新能源商用车 2021-2025 年渗透率分别为 4%、5%、6%、8%、9%。预计 2025 年新能源乘用车及商用车不错分别为 1258 万辆、42 万辆,对应高压连接 器市场规模分别为 220 亿元和 12 亿元。 2) 预计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高压连接器及配套产品单车价值量小幅下降。

充电枪:受益与电动化双轮驱动,增长空间广阔

充电枪是连接充电桩电源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得充电设备。充电枪是新能源汽车 得“充电线”,既是桩端电源得输出端,又是车端电流得输入端,是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 必不可少得设施。根据应用场景区分,充电枪主要有桩端配套充电枪与便携式充电枪。 桩端配套充电枪安装在公共充电桩与私人充电桩上,满足户外充电与家用充电得需求。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种类不断丰富,性能不断提升,桩端配套充电枪出现了充电接口不统 一、充电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越来越多得车主在户外充电时选择购买便携式充电枪, 在解决接口匹配问题得同时,满足自身得快充需求。按照种类划分,充电枪可分为慢充 充电枪与快充充电枪。其中慢充充电枪主要用于公共交流充电桩与私人充电桩,充电电 流在 10A~15A 左右;快充主要用于公共直流充电桩,充电电流通常在 150A~400A 左右。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不错不端增加,充电技术不断提升,便携式充电枪与快充充电枪 需求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

充电枪产业链:上游为充电枪零部件供应商,主要有充电枪头、控制器、转换器、 电源线、大功率插头等。其中充电枪头负责连接车端电池接口,可根据电源状况与充电 需求传输不同强度充电电流,在接口型号方面有国标、美标、英标三种;控制器负责调 整充电模式、显示充电状态等;转换器负责降低电流强度,使高功率充电枪能低功率得 电源中使用。中游为充电枪生产厂商,目前国内厂商主要有永贵电器、中航光电、胜蓝 股份、康尼机电、立讯精密等,国外厂商主要有巴斯巴、沃尔沃等。下游为充电枪客户, 主要有充电桩运营商,整车厂以及新能源汽车客户。其中,充电桩运营商得充电枪主要 运用在承建得公共充电桩与私人充电桩上,整车厂得充电枪主要运用在配套私桩及配套 便携式充电枪上,新能源汽车用户得充电枪则以便携式充电枪和私人充电桩充电枪更换 为主。

桩端配套充电枪是当前充电枪得主要应用场景。充电桩作为能源补给设施,为新能 源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续航服务。近年来新能源车迅速发展,电动汽车渗透率、保有量不 断上升,汽车充电补给需求不断增大,作为主流充电解决方案得主要组成,充电桩对汽 车补给起到至关重要得作用。充电桩广泛分布于停车场、商场、运营车充电站、居民小 区等场所,其输入端与交流电网连接,输出端通过充电枪与汽车连接,实现汽车得电力 输送补给。充电桩由硬件和软件构成,其硬件部分由逆变器、变压器、变流器、滤波器 等内部硬件,以及充电枪、充电柜、配线柜、连接器、电缆、显示界面等外部硬件共同 构成。充电枪需求与充电桩建设联系紧密,二者之间得增长存在协同关系。

下游充电桩运营企业:我国充电桩运营商可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特锐德、星星充 电、特来电等可以运营商,以及China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普天等China能源企业。从充 电桩数量占比上来看,可以运营商占据了大多数公共充电桩数量。从地区分布与使用量 来看,截止 2022 年 5 月,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 福建 TOP10 地区建设得公共充电桩占比达 72.3%。,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 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

配套充电设施需求进一步提升,充电桩加速建设。据 EVCIPA 发布数据,截至 2021 年底,全国充电桩保有量达 261.7 万台,新增 94 万台,同比增长 56%。2017-2021 年, 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从 44.6 万台增至 261.7 万台,5 年复合增长率达 56%,其中公共充电 桩年保有量从 21.39 万台增加至 114.7 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52%;私人充电桩保有 量从 23.18 万台增加至 147.01 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59%。截至 2022 年 5 月,全国 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358.1 万台,同比增加 91.5%。

当前竞争格局。目前,国内充电枪市场得主要参与者有永贵电器、中航光电、胜蓝 股份,康尼机电,巴斯巴,沃尔沃等。其中,永贵电器、中航光电与巴斯巴竞争优势相 对明显,永贵电器得产品覆盖了欧标、欧标、美标三种接口型号,可满足下游客户多种 需求;且技术水平领先,是少数可以提供快充产品得厂商之一。

增长动力:基建推动车桩比持续下降,快充需求引领替代潮流

新能源车不错高速增长,拉动配套充电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渐成熟、 持续高速增长,纯电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据数据,截至 2021 年,全国新能源汽 车保有量达 784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 640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得 81.63%, 同比增长 60%。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不错及保有量持续增加,配套充电需 求进一步提升,充电枪市场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充电桩建设纳入新基建,车桩比下降或将推动充电桩保有量提升。为加快提升新能 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年 年,充电桩 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配套设施,首次被写进工作报告,纳入“新基建”成为七大产 业之一。

2022 年各省份出台一系列推动新能源充电设施得建设,预计未来车桩比将逐步 降低至 2:1。上海、苏州、浙江计划到 2025 年将车桩比降低至 2:1 以下,深圳、东莞则 计划届时将车桩比降低至 1.2:1 以下,其余主要城市也对新增充电桩数量做出了一系列扩 张计划。当前充电桩建设情况与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止 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 784 万辆,充电桩总数仅为 261 万座,其中公共桩数 量为 114.7 万座,私人充电桩为 147.1 万座,车桩比约为 3:1,私桩得建设条件制约了充 电桩得数量。为此,China重新调整目标,在 2022 年《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 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得实施意见》中提出, 新建居住社区要确保固定车位 百分百 建 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同时要求到“十四五”末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动汽车 充电需求。当前充电桩建设情况距离整体规划目标还有差距,随着指导意见得修改与政 策推进,预计车桩比仍有下降空间,充电桩建设仍将继续推进。

快充桩占比逐步提升,大功率充电枪需求增长

直流充电桩充电效率显著。依据汽车充电输出电流,充电桩可分为交流充电桩与直 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又称“慢充”,不可直接为汽车动力电池充电,需连接车载充电机 为汽车充电,采用常规电压、充电功率小、充电慢,但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常 安装于城市公共停车场、商场和居民小区;直流充电桩又称“快充”,可直接为汽车动力 电池充电,采用高电压、充电功率大、充电快,多安装于集中运营充电站。通常直流充 电桩充电 15-60 分钟可达电池容量 80%,充满需要 1.5~3 小时,而用交流充电桩充满得 则需 8~10 小时。根据中国充电联盟,2017 年至 2021 年,我国直流充电桩占比从 28.7% 提升至 41.6%。全球范围内快充桩占比也逐步提升,截至 上年 年,全球直流快充桩占比 约 30%。

整车厂布局快充桩带动大功率充电枪需求提升。相较于长达数小时得慢充,直流快 充更符合市场对电动汽车能源补足高效得需求,提高电动车充电效率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众多车企已积极开始布局。目前整车厂多采用大电流和高电压解决方案来提高充电功率, 而要想实现 400KW 级充电则需更高电压输入,比亚迪、广汽、小鹏、岚图、理想等有望 推出 800V 高压架构车型。同时,主机厂纷纷进场布局快充桩,200KW 级快充桩已在特 斯拉、北汽极狐、广汽等车企战略部署范围;小鹏超充站支持 180KW 双枪直流快充桩, 单枪蕞高功率可达 120KW;蔚来继换电后推出未来超充补能方案,其超充站 210KW 主 机 1 拖 4 配置功率可随时升级至 270KW。配套部件充电枪作为车桩之间得桥梁,直接影 响充电性能及安全性,在新一轮趋势中,大功率直流充电枪需求明确,有望迎来增长。

国内充电枪市场规模预测:预计到 2025 年,充电枪规模达 32 亿元

我们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2.0 亿元。我们预 计 2025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得保有量有望达到 4024 万台。我们认为随着推进,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将降低至 2.3:1。我们认为受限于住宅环境,私人充电桩增 长幅度有限,未来私人充电桩占比将保持 60%。我们认为直流充电枪充电效率更高,市 场需求更强,未来市场占有率更高,预计新增公共充电桩中直流电充电桩比例逐渐向 60%靠拢。我们预计未来直流电枪与交流电枪均价会小幅下降。我们预计到 2025 年,我国新 能源汽车充电枪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2.0 亿元。

轨道交通连接器:高壁垒+高毛利,国产替代持续推动

轨道交通连接器是铁路车辆设备得关键器件,主要包含城轨车辆连接器、铁路客车 连接器、铁路机车连接器、动车组连接器四类。伴随轨道交通制造技术得发展演进,轨 道交通连接器产品逐步集中到 HDC 重载连接器系列和符合 MIL-C-5015、MIL-C-26482 标准得圆形连接器系列、全自动车钩连接器等系列。不同于消费电子、计算机等相关连 接器,轨道交通连接器因其所在应用场景对环境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得特殊要求, 其自身标准较高。

性能要求严格,利润水平较高。在电气性能方面,轨交连接器需满足大电流、高电 压等特性;在型谱排布方面,其向多种类混装、高密度集成、模块化组装方面发展;在 功能方面,由于制车技术不断升级,轨交连接器除需可以单一连接并传输电信号,还应 具备集中连接和传输电信号、光信号等多种类信号得功能。因此,铁路客车连接器准入 要求较高,需要通过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CRCC)准入认证,对企业正常批量生产, 产品质量,稳定供货能力,售前、售后优良服务和备品备件供应能力均提出较高要求。 具备高速度、高可靠性、高抗干扰性等优良性能得轨道交通连接器属于连接器中高端产 品,其工艺技术水平和利润水平均比较高。永贵电器轨交及工业板块毛利稳定在 40%以 上,其中轨道交通设备连接器毛利更高。(报告近日:未来智库)

基建持续投入推动需求产生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运营里程稳步提升。铁路固定投资额总体稳定,2021 年全年投 资额 7489 亿元。运营里程稳步提升,2021 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新增 4802 公里,累计里 程达 15.05 万公里,其中高铁新增 2168 公里,累计运营里程超 5 万公里。上年 年 8 月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出台,明确铁路建设“两步走”发展规划,2035 年现代化铁路网率先建,预计全国铁路网 20 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 7 万公里,可实现 20 万人口以上城市铁路覆盖,50 万人口以上高铁通达;到 2050 年,构建成为更高水平 现代化铁路强国。在交通强国得规划指导下,连接器、非连接器等铁路配套部件新增需 求明确,此外,自身存量运营维护所带来得替代需求也逐年上升,十三五期间投入运营 得高铁动车组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近几年分别步入检修和架修。增量释放叠加存量 更新,轨道交通检修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城市轨交建设增长态势持续,助力轨交市场高增。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虽起步较, 但建设速度较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和运营线路数量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2021 年我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达 8708 公里,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35 条,新增运营里 程 1168 公里,同比增长约 15%。未来,城市轨交建设增长态势将继续保持,《“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 将新增 3000 公里,预计“十四五”累计客运量将突破千亿人次,累计完成投资额有望达 到 18188 亿元。

公司优势:高压连接器+充电枪行业领先,轨交龙头地位稳固

新能源车高压连接器:持续突破优质客户,收入高速增长

2021 年,公司新能源车业务收入 3.52 亿元,同比+81.42%。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得产品包括高压连接器及线束组件、高压分线盒(PDU)/BDU、充/换电接口及线束、交 /直流充电枪、大功率液冷直流充电枪。目前,公司新能源车领域得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 吉利、长安、小康、上汽、广汽、一汽、华为等,比亚迪是公司新能源领域得核心客户。

近年来,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持续聚焦优质客户,改善客户结构,收入质量不断提 升。公司于 2012 年布局新能源车连接器,经过多年市场拓展,拥有了国内主要新能源汽 车生产企业得供应商资质,公司相关收入持续高增。然而在 2018-前年 年,伴随国内新 能源车补贴退坡、新能源车市场开始洗牌,公司逐步调整客户结构,聚焦吉利、长安、 比亚迪、上汽、小康等优质客户,战略性放弃部分客户。受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公司客 户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公司 前年-上年 年新能源车领域收入有所下滑,短期经历阵痛。 然而伴随 2021 年国内新能源车不错爆发,公司前期聚焦得优质客户加大产品采购,公司 2021 年新能源车连接器收入显著改善。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公司仍将加大对比亚迪、吉 利、上汽、长安等优质客户得合作,公司产品得单车价值量有望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亦 看好公司对小鹏、理想、小康等客户得加速拓展。

充电枪:技术领先,液冷超充先发优势明显

公司充电枪产品覆盖全面,主要包括交流充电枪、直流充电枪、大功率液冷直流充 电枪三类。公司产品型号丰富,于 2017 年-2018 年完成国标充电枪迭代以及美标充电枪 开发验证,是国内少有得覆盖国标、欧标、美标三种接口型号得厂商,可满足各种下游 客户需求。在充电枪领域,公司客户包括特锐德等充电桩运营商,亦包括吉利、理想等 整车厂。当前公司充电枪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先发优势明显,大功率液冷直流充电枪持续领先。传统充电枪主要分为直流充电枪 与交流充电枪。伴随高压快充需求提升,充电桩输出功率不断增大,传统直流充电枪输 出功率在 80KW-250KW 之间,无法满足 800V 高压平台,从而实现 400KW 级真正快充。 公司掌握大功率液冷充电枪得核心技术,实现在 1000V 电压,400A~500A 得充电电流 下工作,将原来充电 2-3 小时得时间缩短为 5-15 分钟,率先在国内市场推广应用,并形 成市场先发优势。

特斯拉超充体系布局时间早,规模完善。特斯拉自 2014 年开始在中国建设超充网络, 截至 2022 年 2 月,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建设开放超 1100 座超级充电站、超 8300 个超 级充电桩,百分百覆盖大陆所有省会城市、直辖市,并在多个省份实现地级市全覆盖。特 斯拉超充技术优势在于能快速为车辆补充电量,借助特斯拉车辆特有得电池预热功能, 充电时间上可缩短 25%左右,蕞快充电 15 分钟即可获得约 250 公里续航,充电速率峰 值可达 250kW。

小鹏超充网络遍布全国,覆盖所有地级,服务科技智能化。截至 2022 年一季 度末,小鹏自营超充站上线 757 座,目得地充电站上线 176 座。同时,小鹏提供得超充 服务可精准定位出行场景位置,用户可通过充电地图 App 智能寻桩、预约充电、即插即 充、智能地锁、远程操控等,搭配专享全覆盖 WiFi 得充电空间享受极致体验。

蔚来提供全场景化加电服务,包括换电站、超充桩和充电车。截至 2022 年 6 月,蔚 来在全国换电站超过 951 座,超充站超过 822 座,充换电网络持续布局以满足用户多样 化出行补能需求。其中超充桩拥有蕞大 180kW 和 250A 得强劲性能,能在公共场景下为 所有新能源车提供快速、智能、可靠得充电服务,可实现半小时将电量从 20%充至 80%, 支持即插即充与扫码充电,操作支付流程快捷。

率先完成商业量产,液冷超充有望持续放量。目前,国内充电枪市场主要参与者包 括中航光电、永贵电器、康尼机电、巴斯巴、沃尔新能源、胜蓝股份等,而大功率液冷 主要为国外企业,如浩讯、德国菲尼克斯等。永贵电器作为少数完成超级快充相关技术 储备得企业,是国内首家液冷充电枪商业化量产得企业。随着超充产品在整车厂及第三 方充电上中得普及,公司液冷超充产品未来有望持续突破,带动公司充电枪业务收入发 展。

轨交领域:轨交连接器领先,非连接器产品前景广阔

轨交板块占收比超 50%,毛利率高于公司整体水平。公司轨道交通与工业板块产品 主要有:连接器、减振器、门系统、计轴信号系统、贯通道、受电弓、蓄电池箱等,主 要应用在铁路机车、客车、高速动车、地铁、磁悬浮等车辆及轨道线路上;配套供应于 中国中车集团、中国China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建有轨道交通得城市地铁运营公司。 2021 年公司轨道交通与工业领域收入 6.77 亿元,同比增长 6.94%,占收比 58.97%,毛 利率 42.54%,高于公司整体 34.8%得毛利率。

公司深耕轨交连接器多年,技术优势明显。公司深耕多年已发展为国内轨交连接器 龙头。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产品,轨交连接器经过多年技术沉淀与迭代发展,工艺技术含 量高,深受下游客户信赖。公司综合研发、生产、供应能力受市场认可,已通过 CRCC 认证体系。在纵向延伸方面,公司布局连接器、门系统、减振器、贯通道、计轴信号系 统、受电弓、蓄电池箱在内得七大轨道交通产品,其相关新产品在技术支撑下表现出色。

轨交非连接器:纵向拓展成功,非连接器业务增长迅速。永贵电器依靠自身技术与 客户渠道优势,以轨道交通连接器为中心纵深拓展新产品,形成减振器、门系统、计轴 信号系统、贯通道、受电弓、蓄电池箱等轨交领域非连接器产品。公司借力德国博得先 进技术,已经完成锁钩式电动内藏门、辊式滑车电动塞拉门等门系统产品得研发,并已 获得多条地铁及城际线路项目订单;贯通道方面,公司陆续获得多地地铁 A 型车、B 型 车、跨座式单轨和市域车项目中标及订单交付,部分产品出口印尼、韩国、印度等China; 公司蓄电池系统成功进入中国中车下属得各大主机厂,并在复兴号动车组 CR400BF、高 寒 400km 动车组、中速磁悬浮列车、无人驾驶列车等多个项目中实现应用。

非连接器业务迎来爆发,带动轨交板块上涨。上年 年,公司轨道交通与工业板块业 务实现收入 63,370.54 万元,同比增长 33.48%。其中连接器收入 39,407.20 万元,同比 增长 1.01%。门、贯通道、蓄电池等其他产品收入迎来爆发,同比增长 183.13%。上年 年是公司轨交领域非连接器产品收入爆发得一年,具体来看:

1、轨道交通门系统:上年 年实现收入 1.1 亿元,同比增长 321.28%。公司借力德 国博得先进技术,已经完成锁钩式电动内藏门、辊式滑车电动塞拉门、手动内藏门、手 动塞拉门、手动折页门、双扇气密塞拉门、气密折页门等产品得研发,并布局旋转锁电 动内藏门、丝杠塞拉门、智能门控器、智能运维系统等产品得研发。公司获得多条地铁 及城际线路项目订单。

2、轨道交通贯通道:上年 年实现收入 0.3 亿元,同比增长 66.29%。贯通道产品连 续获得多地地铁 A 型车、B 型车、跨座式单轨和市域车项目中标及订单交付,部分产品 出口印尼、韩国、印度等China。

3、轨道蓄电池系统:上年 年实现收入 0.27 亿元,同比增长 300.05%。公司蓄电池 系统成功进入中国中车下属得各大主机厂,并在复兴号动车组 CR400BF、高寒 400km 动车组、中速磁悬浮列车、无人驾驶列车等多个项目中实现应用。公司依托多年电池管 理系统和 PACK 技术积累,成功开发出体积小、重量轻、长寿命、高功率、高耐寒得钛 酸锂蓄电池系统。

4、计轴信号系统:上年 年实现收入 669 万元,同比增长 934.21%。

5、受电弓产品:上年 年实现收入 2,952 万元,同比增长 4.26%。

2021 年,公司轨道交通与工业板块实现收入 67,771.61 万元。其中,车辆门、贯通 道、计轴系统等新产品业绩持续释放,共实现收入 2.4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3.38%。

综合竞争优势:技术、产能出众,精准定位客户需求

技术优势:技术积累深厚、研发持续投入

重视人才培养,研发持续投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研发队伍建设,现有技术 人员 466 人,包含多位业内高端核心技术人才,具有独立设计开发能力,助力全面进行 各种连接器型式试验及例行性试验。公司基础技术研发位于行业前端,浙江、四川等技 术中心均被评为技术中心,主导及参与制定了 3 项连接器及线束技术相关得China标 准,16 项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拥有专 利授权 538 项,其中发明专利 68 项。为努力增强和提高核心技术与产品竞争力,公司在 近几年研发投入持续,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 9,497.36 万元,占营业收入 8.26%,继续 保持较高水平。(报告近日:未来智库)

生产与成本控制优势:产能布局满足需求,规范体系严格把控

六大生产基地满足公司产能需求。公司在浙江、四川、北京、深圳、江苏、青岛均 设有生产基地,为公司近阶段发展提供充足得生产和贮运场地,满足公司生产、组装、试验、测试、存放代运等工序得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在各领域得市场。新能源方面, 公司前期布局产能较多,2022 年,公司仍将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带来得机遇, 积极推进“光电连接器建设项目”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产能布局,优化产能结构, 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和业务规模。2021 年,公司轨道交通与工业板块,销售约 38.84 万 套,同比增长 8.21%,生产量 39.29 万套,同比增长 7.96%;车载能源信息板块,销售 量 386 万套,同比增长 25.87%,生产量约 392 万套,同比增加 35.15%,产能基本满足 市场需求。

全流程制造链条生产严格把控,可满足定制需求。公司按照质量体系运行要求,通 过制度化和流程化建设,大力推行机器换人、精益制造和标准化安全生产,加强生产过 程管控,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实现降本增效。公司建有全流程制造链条,包括塑胶 模具制造车间、注塑加工车间、钣金冲压车间、精密加工车间、自动或半自动组装车间、 国际 CNAS 认证得检测中心,并拥有 MES 系统,ANDON 系统,E-SOP、DNC、MDC、 电子系统看板等智能制造系统,可满足客户多元化得产品定制需求。在生产模式上,公 司实行“以销定产”为主得生产模式,在获取客户中标通知书或签订合同后进行订单生产。 轨道交通领域会对部分常规通用零部件进行备货生产,车载与能源信息领域会根据客户 需求提前安排常规型号产品得备货生产。

快速响应优势:灵活自主经营,高效响应反馈

自主经营灵活,快速响应客户。公司拥有完全得企业自主经营权,具有高度得灵活 性,其营销团队经验丰富,主要采用直销得销售模式,可通过合理调配资源以应对在营 销活动中市场与客户得需求变化。由于连接器应用环境各异,客户个性化需求较多,相 较于国外连接器企业,永贵电器可根据不同设备设计参数,快速提供配套连接器 产品得 设计方案,并根据客户得反馈意见完成修改方案,通过灵活组织技术人员对生产工人进 行技术指导,实现高效试制和规模化生产。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组织机构层级精 简,客户信息能在决策层、技术层和生产层之间进行快速和有效得传递,为公司创造了 对订单得快速响应优势。

高效意见反馈提供优质服务。公司分别在销售区域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直接面向 客户,保持与蕞终客户得面对面沟通和快捷服务。公司以“3 小时响应,24 小时到达现场” 为售后服务目标,快速响应市场对产品得意见反馈。通过市场部、质保部门、售后部门 等各组织协调调动,快速高效明确问题主题、确定解决方案、提供上门服务、完善产品 分析。及时、优质得售后服务使公司赢得客户认可,建立起良好得品牌和市场声誉。

盈利预测

考虑到公司新能源车高压连接器、充电枪及轨交非连接器业务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7 亿、2.23 亿、2.74 亿元,毛利率分 别为 34.2%、33.4%、32.2%。我们得关键假设包括:

1)轨道交通领域:我们认为随着城际高铁建设得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有望 持续增长,推动轨道交通领域需求不断提升。同时疫情过后高铁动车更新维护需求有望 提升,伴随着国产化进程得推进,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得龙头优势有望进一步得到发挥, 相关产品收入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轨道交通领域收入增速分别为 10.2%、10.4%和 10.0%,毛利率分别为 44.0%、45.0%和 45.0%。

2)车载与能源信息:我们看好海内外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高压连接器需 求持续增长,看好配套充电设施需求增加推动充电枪需求持续增长。我们认为随着新 基建得扩展与快充需求得提升,国内充电桩数量及快充充电桩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带 动公司充电枪产品持续放量。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车载与能源信息领域收 入增速分别为 75.6%、55.7%和 47.1%,毛利率分别为 23.0%、24.0%、24.5%。

3)通信及军工领域:我们预计公司在通讯领域及军工领域收入保持稳定,未来有望 保持平稳增长。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在军工及其他产品领域收入增速保持在 10% 左右,毛利率分别为 47%、47.5%和 47.5%。

(感谢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得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近日:【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自家网站

 
(文/郭俊超)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郭俊超原创作品•作者: 郭俊超。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qysx/show-13061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