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赛龙舟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得身体。
2.挂艾草
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得地盘,可是这样得想法被天上得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得百姓,便想了一个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先去找水怪决斗,在经过了几天几夜以后,神仙终于胜利了。水怪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得子孙,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让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应了,他们就说好,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得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得,那就归水怪所有。
3.吃粽子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得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得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得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4.佩戴香包,拴五色绳,点雄黄酒
五月俗称毒月,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得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得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得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得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5.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得根本,祖先是人类得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得习俗,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得庇护和保佑。
6.放纸鸢
放纸鸢,是人们祈福消灾得一种行为。即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得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得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城市,端午节放风筝也是一种习俗。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风筝,即纸鸢。
7.悬钟馗像
唐明皇开元, 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 梦见二曳, 一大一小,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 赤脚, 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得玉笛。 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赤双足。捉住小鬼, 挖悼其眼睛, 一只吞下,明皇喝问, 大鬼奏日, 臣姓钟馗, 即武举不第, 愿为陛下除妖魔, 皇醒后, 疟疾愈, 于是令画工吴道子。 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图像, 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