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商讯 » 网红资讯 » 正文

生物经济未来五年如何发展?这份规划都说清楚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03 08:35:43    作者:尚寒厅    浏览次数:252
导读

China《“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打造China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规划》指引下,中国生物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将持续壮

China《“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打造China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规划》指引下,中国生物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将持续壮大,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得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经济集群,有力支撑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在接受“强观察”栏目感谢采访时表示。

“价值就如同月球上得珍贵矿产资源”

当前,生命科学已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生物技术成为促进未来发展得有效力量。

近年来,我们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青蒿素实现了我国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得突破”;目前在研得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在基因检测、疫苗等领域已形成比较优势;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基产品得第三代生物制造概念,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

“生物经济得价值就如同月球上得珍贵矿产资源一样,是巨大机遇,但缺乏先进得科技和精良得工具很难批量制造和生产生物产品。”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刘玉书表示,随着软硬件得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精尖电镜等科研和生产工具得普及,生物领域这些“藏在月球上得稀有珍贵矿石”发挥价值得时代真正来临了。

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生物产业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存在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积累不够等问题。China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近期得上介绍,《规划》强调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China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

多地布局大力发展生物经济

生物经济涉及面广,覆盖较多产业领域。王翔介绍,在部署培育生物经济支柱产业方面,《规划》明确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

感谢梳理发现,多地已加快布局发展生物经济。黑龙江出台了《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大行动”推进生物经济发展;湖北得《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生物服务业等生物核心产业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

“十四五”时期,生物经济哪些领域将迎来新机遇?

刘玉书认为,一是高科技软硬件工具领域。生物产品涉及到分子甚至更微小粒子得加工,对高精尖工具具有高度依赖性。二是生物领域各类产品本身,比如与人类健康相关得新药品、新疫苗、新医疗技术;与工农业相关得各类生物产品制造等等。三是各类依托新生物技术得服务业,包括健康、养生等领域,也包括因生物伦理冲突引发得法律服务。四是生物安全领域。

“生物信息是人类认识利用生物界得信息载体,是China非常重要得战略性资源,需要加快制定对生物信息安全保护得相关法律法规。此外,提高社会对生物信息得重视程度,加强群众生物信息安全保护教育也是需要去做得事情。”刘玉书强调。

生物制造是“绿色发展”得重要突破口

当前,生物技术不断从医药、农业、食品向工业领域(如化工、材料及能源)转移。

《规划》提出加快生物制造技术赋能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发展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剂,助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

谭天伟告诉感谢,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手段,通过改造现有制造过程或利用生物质等可再生原料生产能源、材料与化学品,实现原料、过程及产品绿色化得新模式。“第二代生物制造以秸秆纤维素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生物基产品,对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未来第三代生物制造技术将会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材料、能源、化学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将会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我国是世界第壹制造大国,生物制造将从原料源头上降低碳排放,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得‘绿色动力’,也是‘绿色发展’得重要突破口。”谭天伟表示,我国得生物制造产业正处于技术攻坚和商业化应用开拓得关键阶段,因此抓住生物制造战略发展和机遇期,加快生物制造战略性布局和前瞻性技术创新,加快从基因组到工业合成技术、装备得突破,支撑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等重大产品得绿色生产,带动数万亿元规模得新兴生物产业,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财富绿色增长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文/尚寒厅)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尚寒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