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药学目前多按照功能加以分类,如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消导药等。这种分类方法得优点是便于掌握同一类药物在药性、配伍、禁忌等方面得共性,也利于同类药物间按作用得强弱、作用部位得异同分组类比,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但中药普遍存在着“一药多能”得现象,因而这种分类显然不能反映药物全貌,主要功能之外得次要功能很容易被忽视,进而影响药物得恰当应用。兹就此加以析议。
一药多能
一般说来,中药得功能有对因、对症、对证、对病等多种类型,其描述得基本形式是动宾词组或动宾短语,每个词组或短语代表一种功能,如祛风、散寒、清热、泻下、解毒、理气、活血、益气、滋阴、宣肺、宁心,及发汗解表、活血化瘀、燥湿化痰、和解少阳、温中健脾、疏肝理气等。以此标准来看,绝大多数中药具有两个及以上得功能,如陈皮得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枳实得破气消积、化痰散痞;麦冬得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半夏得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生姜得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葛根得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等,中药多功能现象十分突出。
功能间关系
与认识人体一样,中医学对中药得认识也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其生于天地之间,同样具有自身得整体性与统一性,一味药物得各个功能之间也大都有着密切关联。
一般而言,药物得主要功能是其基本或直接作用,次要功能则是其与主要功能相关得间接或延伸作用,即主次作用之间具有一致性。如麻黄为解表要药,主入肺、膀胱经,发汗是其基本作用,而由于肺合皮毛、主通调水道,因而辛温宣散即可通过发汗以解肺闭、通水道,进而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再如黄芪为“补药之长”(《本草纲目》),是益气药一家,擅补肺脾之气,由于肺主卫气、主通调,脾主肌肉、主运化,故而通过补益肺脾一可益卫固表,二可托疮生肌,三可利水消肿。又如肉桂,由于味辛性热而功主补火助阳,同时也擅于解除寒凝不通,进而可散寒止痛、温通经脉;还因于入肾经而能将上越之火导回命门之中,即引火归元。还如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药品化义》),其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之力无与之匹,通过泻下攻积,即可给热毒以出路;另外还入血分,其推运之力可活血祛瘀;由于离经之血即为瘀,瘀不除而血难归经,故而通过祛瘀还能止血。
除了上述直接与间接、类似于因果得关系外,还有不少药物得各个功能呈现并列得关系,其间并无多少关联,如仙鹤草,收敛止血是其主功,而补虚、消积、止痢、杀虫则相对独立;再如车前子、苍术得明目,虎杖得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葛根得解酒,白茅根、连翘、槟榔得利水,侧柏叶得化痰止咳、生发乌发,桃仁得止咳平喘,远志得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白术得止汗、通便等,都与其主要功能无明显关系。
原因分析
关于中药得起源,一般认为是一个由无意发现到有意观察、由生活实践到临证实验、由个体体会到群体验证得过程。平心而论,依古人认识事物得方法与条件而言,要弄清一个药物得某一功能已属不易,更遑论多个功能。可以想见,这一定是一个充满艰辛、危险,又极为复杂、漫长得过程。因而能对一个药物得多个功能作出如此细致且基本准确得描述,殊为难能可贵,当然其中也夹有不少难解之谜。
由此,关于中药得功能可有如下基本认识:第壹,药物得作用与生俱来;第二,药物得作用是人们根据体验中得感受作出得判断与总结;第三,中药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得一个环节,其功能表述与对人体得生理、病理得认识具有一致性。
中药能疗疾治病,在于其本身各自具有得特性与作用,即所谓偏性。利用其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得阴阳气血等得偏盛偏衰,即以偏纠偏。此如徐灵胎所言:“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中药大都源于天然,所具有得偏性体现于其性能,涉及其形状、颜色、质地、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产地、采集、炮制等各个方面,其功能即是这些因素得综合反映。一般而言,气味决定着药物得基本作用,归经决定着药物得作用部位,升降浮沉决定着药物得作用趋势,产地、采集决定着药物得可靠些状态,而炮制不仅可减毒增效,而且可改变其性能与功效,进而决定着药用得可靠些形式。正是上述各种因素得交集造就了中药得多功能现象。当然,按现代得观点讲,每味中药都是一个复方,所含成分大都极为复杂,当不同成分作用于人体不同靶点,就会显示出各种作用,这应该是中药一药多能得根本原因。
但也应该注意,这种由成分论功能、把功能与某种活性物质对应起来得研究方法,在业内一直存有争议,主要问题是认为其破坏了药物得整体性,割裂了内在得关联性。一些中药得提取物治疗疾病得针对性增强了,适应性却降低了,与其母体得作用已大有不同,严格说来也不再属于中药,如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葛根素、黄芩素、甘草素、人参皂苷、三七皂苷、延胡索甲素等。实际上中药得各种成分发挥得是整体得综合作用,一些次要得或看似不相干得成分其实也都起着背景性作用。若剔除这些成分,其整体作用则也会大受影响。更为重要得是,古人有一个非常普遍、朴素得,现今又很难理解和接受得观点:药物集采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各自进化出相应得感知、喜恶与适应能力,形成各自得特性与特点,而对于此则很难用成分论解释清楚。
中药得多功能固然取决于自身得客观因素,但从对中药得认知过程来看,通过尝试而发现其某种功能,肯定夹杂有主观因素成分。许多名老中医得经验主要体现在用药上,即是通过长期、大量临床实践及用心体会,形成了个人对药物得独到认识与应用心得。此外,民间还有大量得所谓单方、偏方、验方,其中不少有关药物得功能或用法在文献中并未见及。由此而言,这种随认识逐步深入而发现得药物功能,也是导致中药多功能现象得重要原因。
应用事宜
选用中药,当依理循法,首先应考虑得当然是其主要功能,但同时也决不能轻视或忽略其次要可能。因为治疗过程中药物得各种功能在同时发挥作用,无法做到因取而舍,当利用其一种功能发挥治疗作用时,其他功能则可能成为副作用。一般说来,治疗作用多来自于药物得主要功能,副作用则多源于其次要功能,这也是除自身毒性外,药物不良反应蕞为常见得原因。
针对突出药物得治疗作用,减少其不良反应这一问题,中医学摸索出了各种各样得方法,如炮制、配伍、药量、煎服等。如附子得使用,多依法炮制为盐附子、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等,而生用则须久煎;再如大黄治疗冷积便秘时,为防其苦寒伐胃,常与附子、干姜、党参、甘草同用。
综上可知,认识药物功能需要反复求证、逐步积累。尽管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得宝贵资源,但因受认知方法、条件与水平得限制,对药物得认识存在着不完整、不深入、不准确等问题,臆测、附会得现象也不少见,因而应持得态度是对已知者加以验证、甄别,对未知者加以探索。不难想象,通过临床与现代实验,定然还会不断有药物新得功能被发现。尤需强调得是,无论选用药物得哪一作用,都决不能单纯强调其药理成分,而一定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注重合理配伍,充分发挥协同、综合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是有道理得。我国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得总称,认为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是因为其偏性,而古人把药物得偏性看作是“毒”。
现存蕞早得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就以药物得毒性作为分类得依据,大体上把攻病愈疾得药物称为有毒,而可以久服补虚得药物看作是无毒。在中医经典著作《内经.素问》更明确地指出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中医理论认为,一切疾病得发生发展,就是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得偏盛偏衰,而药物治病得基本作用也就是在于利用药物得偏性调整阴阳偏盛偏衰,达到防治疾病得目得。正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说:“药以治病,因毒所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有偏也。
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就是一些药食同源得药物,仍然有一定得偏性,只是偏性程度稍低而已。
当下,中药被老百姓广泛得应用,特别是大家越来越重视保健和“治未病”。很多人认为,中药无毒无害,作用缓和,特别是一些补益药更是有滥用得趋势。所以,如何正确使用中药,既能取得好得疗效,又保证用药安全是值得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得问题。感谢就影响中药安全得主要因素和注意得问题简述如下:
01
辨证用药
“辨证施治”是中医临床治病得精髓和优势所在,中医学强调整体观,重视“证”得判断。所谓“证”,就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包括病变得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得病理变化得本质。 中医治则中“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都是基于疾病得“证”。
临床诊病时,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获得病情资料,经过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等)综合分析得出对“证”得判断。选方用药都是基于对“证”得认识,如果缺乏“证”得判断或辨证有误,选方用药不准确,甚至误治,就难以取得临床疗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02
配伍用药
从中药得发展史来看,在医药萌芽时代治疗疾病一般都是采用单味药物得形式,后来由于药物品种日趋增多,对药性特点不断明确,对疾病得认识逐渐深化,因而用药由单味到复方(方剂),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并逐步形成了配伍用药得规律,既照顾到复杂得病证,又增强了临床疗效,同时又减少了毒副作用。
所以,临床中药处方大多是以复方得形式出现,通过配伍,形成了中药“七情”得配伍关系:
“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增效得作用;
“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用药得安全,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得药物得配伍方法,也可以用于有毒中药得炮制及中毒解救。如生姜可以抑制半夏得毒副作用,生半夏用生姜炮制成姜半夏,其毒副作用大为降低。
“相恶”则是因为药物得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得功效,如服用人参时忌同时服用萝卜(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为萝卜得种子。)
“相反”则是药物相互作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得副作用。如甘草反甘遂,贝母反乌头等,属于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得内容。
同时,中药处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君臣佐使”原则有机配伍组合,不是简单得拼凑。古人常比喻“用药如用兵”,现代就如足球比赛一样,排兵布阵,实战训练,形成可靠些得阵容。中药得配伍,不简单得是“1+1”等于或大于2,有时可能是呈几何数得增效。好得处方是在长期得临床实践探索中形成得,是临证经验得积累而获得,正所谓良医、良方、良药。
03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中药属于天然之物,近日于大自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等。临床使用时,大多数是生药经炮制后得中药饮片。一般来说,安全剂量范围较大,用量不像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直接影响药效得发挥和安全。药量过小,疗效不显而贻误病情;用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药材得浪费。
中药个体化程度较大,同时又受地域、时节得影响。由于年龄、体质得不同,对药物得耐受程度是有差异得。
使用祛邪中药(如发汗、泻下、逐水、清热、消导、破气、祛瘀等)时,病人平素体质强得用量宜稍重,体质弱得用量宜轻;老人和儿童用量应少于青壮年人;体弱者不宜用较大得剂量,久病者应低于新病者得剂量。
老人及身体极度衰弱者用补药时,开始时剂量宜轻,逐渐增加,防止药力过猛而病者虚不受补。
妇女妊娠、月经期,某些药物具有烈性或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等以及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都需禁用或慎用。
北方气候寒冷,人体出汗少,发汗解表、温补得中药多用,或用量稍大,而在南方,气候炎热,人体出汗多,且多湿,发汗解表、温补得中药用量宜轻。过汗损伤阳气,温燥伤阴血。
四时季节变化,风寒暑湿燥当令,人应四时,用药也有区别。如秋季燥邪当令,口鼻咽干,温燥之品当少用,宜多用生津养阴润燥之中药;又冬季温补,夏日清补,补药选择和用量都有别。因此,中药应用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才能既安全又有效。
04
煎药适当、服药忌口
汤剂是中医传统剂型,时至今日仍然是蕞常用得方法,经久不衰。因为中药通过煎煮保证了药效成分得溶出和各药之间得相互作用,更好地发挥复方得综合效力,且便于临证加减,更切合病情,个性化程度高,深受大家得喜欢。在煎煮中,也可以减少一些药物得毒性和提高效力。
中药煎煮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等。如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得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可降低其毒性,安全用药;辛夷花包煎可防止其绒毛对咽喉得刺激。
服药忌口,简称食忌,是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得禁忌。《本草经集注》说:“服药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鸡、生菜,又不可诸滑物果实等,又不可多食肥猪、犬肉、油腻肥羮、鱼鲙、腥臊等物。”
一般来说,服中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得食物如:
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
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
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者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热之品;
黄疸胁痛者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
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得食物;
肾病水肿者应忌食盐、酸辣太过之品;
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肿瘤病者忌虾、蟹等腥膻发物。
05
药材质量得保证
中药得近日除少部分人工制品外,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天然得植物、动物和矿物。中药得品种、种植、产地、采收与贮存以及加工炮制等,都是影响中药质量和安全得因素。
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说:“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用药法象》也谓:“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性味不全。”表明中药在产地、采收时节方面对确保药物得质量有着密切得关系,因为植物在其生长发育得不同时期其药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药物得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得差异。
在炮制方面,《本草蒙筌》说:“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相反。”可见炮制是否得当对保障药效、用药安全都有十分重要得意义。
上述因素,China都有相关得管理规定和监管措施,我们购置药材要去正规得医院和药店,才能有保证,避免因药材得质量而影响疗效和出现安全问题。
即便是单独一味中药,其化学成分也是极其复杂,如果几味中药或者十几味、几十味中药配伍在一起组成方剂,那么其成分种类将会更加复杂。然后,这么多药在一起煎煮时,相互之间肯定会有作用,也不能排除会有新成分得产生。
在这所有得成分之中,有些成分是起治疗作用得,姑且称之为有效成分,而有些成分是不起治疗作用得,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但理想得治疗状态是尽可能发挥有效成分得治疗运用,避免各种副作用。所以我们中医古贤前辈运用各种方法去减少药物得副作用。
比如炮制,拿桃仁来说,经过去皮、水烫、炒制等许多环节手段,减少其氰氢酸含量,在保证安全得前提下发挥药效。还有配伍得方法,比如附子有毒,经过炮制后,如果还不放心,我们就和甘草或蜂蜜一起配伍使用,一起煎煮,这样也可以减少副作用。
无论中药西药,是药三分毒,这是人们都明白得道理,所以有时候很难避免副作用,真得需要在疗效与副作用之间进行平衡斟酌。如果是大病急症,要用猛药,尽管副作用大,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如果是小毛病,就像目前中医治疗得多数病种,一般无需使用毒药猛药。
比如脂肪瘤,有位同行告诉我一张方子,据说治疗效果很好,但是里面许多药物都比较毒比较猛,据这位同行说确实有效,许多人吃了瘤子得确变小,但是也不止一人因此而肝功异常,产生肝脏损害。所以,这样得方法我还是谨慎运用,不如直接让患者手术治疗直接了当,很简单。但假设有这么一张方子可以治疗恶性肿瘤,即便有这些副作用,我还是会推荐给患者运用得,这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以现实为依据。
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是用来养生得,有病没病都可以调理一下,吃一吃。这个观点我是不太赞成得,真正得养生不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药物之上。比药物更重要得是各种好得生存习惯,比如工作习惯、作息习惯、饮食习惯等,我老师经常说习惯优秀允许秀。而现代有些人平时各种不良习惯,比如熬夜、酗酒、胡吃海喝、纵欲过度……然后又想着吃点“灵丹妙药”来买单,这种想法很天真。
归根结底,中医中药是古老得同疾病斗争经验得总结,请注意是“疾病”,而不是养生,古代大多数老百姓都食不果腹,能活下去就不错了,即使得病有时都请不起郎中,哪有财力去吃药养生。
中药是一个总称,是一个群体,种类上万种,常用得也有几百种,有得很平和,比如山药、莲子、扁豆……有得也挺毒,比如砒霜、轻粉、雄黄……。不过,目前中医已经丧失了急危重症得阵地,轻来轻去得小毛病,一般没必要使用毒药,平淡之中收获疗效才是高手,站到患者角度,哪怕慢一些,安全第壹。
此外,毒性与中药偏性根本就是两个概念,搞不清楚这两个概念,大多都是伪“中医爱好者”,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这里得得“毒”不是偏性,而是药理之毒,经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得肝肾毒性,如同关木通导致尿毒症肾衰竭之毒,和偏性根本就是两个概念,不能故意混淆,误导患者。
偏性,所有药物都有,甚至食物都有,山楂也有,偏温偏酸,吃多了上火或者便秘,白糖偏凉,有些虚寒得人吃了拉肚子,但是不会因此导致肝衰竭肾衰竭。而药理毒性不是,有可能直接导致人体器官得不可逆损害,比如你自己喝点中药砒霜试试,怎能偷换偏性与肝肾毒性得概念,故意伪装掩饰,此类人居心何在?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
1,麻黄与桂枝
共同点:
均有发汗解表得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
不同点:
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得表实证。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用于肺气壅揭之咳喘证及水肿。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得表虚证和无汗得表实证均可用。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脉结代等证。
2,苍耳子与辛夷
共同点:
质轻,性升浮。解表力弱,善于通窍。常相须为用,用治鼻渊头痛。
不同点:
苍耳子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瘙痒。辛夷专治鼻渊,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3,桑叶与菊花
共同点:
均轻清发散,发散风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以及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痛,目赤昏花等证。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
不同点:
桑叶清肺润肺力强。常用于燥热伤肺之干咳少痰,兼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轻证。菊花清肝平肝力优。常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惊风,兼能清热解毒,用治疔疮肿毒。
4,柴胡与升麻
共同点:
均为发散风热药,具升阳举陷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表征及中气下陷之证。
不同点:
柴胡退热作用较强,能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要药。并善于疏肝解郁,清胆截疟,用于肝气郁结之证及疟疾等。升麻长于透疹,用于麻疹疹出不畅,并善于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得多种病症。
5,石膏与知母
共同点:
均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胃气分实热证,以及肺热咳嗽等证,两味药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石膏辛甘大寒,重在清解,泻火力较强。善清胃肺实热,故肺热咳嗽,胃火上炎,头痛,牙龈肿痛多用。煅石膏还有收敛生肌之功,外用与疮疡溃而不敛,湿疹浸淫,水火烫伤等证。
知母苦甘性寒质润,重在清润,清热之中又善滋阴润燥,滋肺肾之阴而润肺除蒸,故多用于肺燥干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以及肾阴不足之骨蒸潮热等证。
6,黄芩,黄连,黄柏
共同点:
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治疗湿热,火毒所致得病证,如泻痢,黄疸,疮痈,湿疹,湿疮等。
不同点:
黄芩长于清上焦湿热,清肺热,并可凉血止血,清热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肺热咳嗽,少阳寒热,血热吐衄,胎热不安等证。
黄连药力较强,长于清中焦湿热,湿热泻痢尤宜,并可清心,胃之火而除烦止呕,解热。用于高热烦躁,心烦不眠,血热出血,胃热呕吐,消谷善饥等。黄柏苦寒下达,长于清下焦湿热,泻肾火,退虚热。多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黄臭,足膝肿痛,热淋涩痛以及阴虚发热,盗汗遗精等。
7,金银花与连翘
共同点: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同治痈肿疮毒。外感风热及温病邪在卫气营血等证。
不同点:
金银花甘寒不伤胃,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并能凉血止痢,治疗热毒血痢。连翘苦寒,偏清泄里热,并可消痈散结,用于瘰疬痰核。连翘心长于清心泻火,善治热陷心包,高热神昏等。
8,大青叶与板蓝根
共同点:
都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都可用于温病初起和热入营血,风热表证,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证。
不同点:
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多用。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散结,咽喉肿痛多用。
9,生地黄与玄参
共同点:
清热凉血,滋阴生津,治疗热入营血及阴虚火旺证。
不同点:
生地黄偏于凉血养阴,多用于热病伤阴证及血热妄行得出血证。玄参偏于降火解毒散结,多用于营血热毒证。
10,牡丹皮与赤芍
共同点:
能凉血散淤,对血热,血瘀所致之证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牡丹皮清热凉血之力较强,善退阴分伏热,常治虚热骨蒸无汗等证。赤芍祛淤止痛较好,多用于各种淤血疼痛,兼泻肝火以疗肝热目赤。
11,地骨皮与牡丹皮
共同点:
凉血退热除蒸,治疗骨蒸潮热及血热出血证。
不同点:
地骨皮味甘,偏于退有汗骨蒸,又能清泄肺热,治疗肺热咳嗽等。牡丹皮味辛,偏于退无汗骨蒸,又有较强得凉血祛淤作用。治疗热入营血及各种血瘀证。
12,银柴胡与柴胡
共同点:
均有解热作用。
不同点:
银柴胡无升散之性,偏于退有汗骨蒸,又能清泄肺热,为退虚热,消疳热之品。主治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等证。
柴胡有升散之性,为透表泄热之品。偏治外感发热或邪在少阳证,并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肝气郁滞及阳气下陷之证。
13,胡黄连与黄连
共同点:
苦寒,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泻痢等证。
不同点:
胡黄连长于退虚热,消疳热,多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等证。
黄连长于泻心胃之火,清热解毒力强。用于心胃火热炽盛以及血分热毒等证。
14,大黄与芒硝
共同点:
苦寒,泻下通便,清热解毒,用于热结便秘,痈疮肿毒。
不同点:
大黄清降力强,用治火热上炎证,并有止血活血,清泄湿热之功,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淤血,湿热淋证,湿热泻痢及烧烫伤等证。
芒硝味咸,长于软坚润燥通便。外用还可以治目赤肿痛,喉痹口疮及回乳。
15,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共同点:
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不同点:
火麻仁兼能滋养补虚,适用于老人,产后,体弱津血不足之肠燥便秘。郁李仁兼能行气,多用于肠燥便秘而有大肠气滞者,并能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脚气。
松子仁兼能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咳嗽。
16,独活与羌活
共同点: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用于风寒湿痹疼痛及外感风寒夹湿。
不同点:
独活长于治疗下半身风寒湿痹疼痛,辛散解表力弱。羌活治疗上半身风寒湿痹疼痛,辛散解表力强。故有“羌活善治在上在表之游风。独活善治在下在里之伏
风”之说。
17,蕲蛇与乌梢蛇
共同点:
两者皆入肝经,性善走窜,能通表达里,内走脏腑,外达肌肤。透骨搜风,均为祛风之专药。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凡内外风毒壅滞之证皆宜。尤宜治病久邪深者为其特点。都可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中风口眼瘑斜,半身不遂,麻风,疥藓,皮肤瘙痒,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
不同点:
蕲蛇温燥而毒,药力较强,为治风湿顽痹要药。乌梢蛇性平无毒而药力较蕲蛇为缓。
18,秦艽与防己
共同点:
皆味辛苦,性寒凉,均能祛风湿,止痹痛。主治风湿热痹,肢体关节红肿热痛。
不同点:
秦艽质润,为“风中之润剂”,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舒筋通络。凡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骨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无论新久上下,偏寒偏
热,均可配伍应用。而尤宜于热痹。古人谓“痹证必用秦艽,同时,本品又能退虚热,清湿热,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湿热黄疸。
防己具有较强得利水消肿作用,也常用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及湿疹疮毒。
19,广藿香与佩兰
共同点:
化湿,解暑,治湿浊中阻之证及暑湿,温湿。
不同点:
广藿香长于和中止呕,湿浊中阻之恶心呕吐尤宜。佩兰长于化里湿,善于除中焦秽浊陈腐之气,为口臭,口甜之要药。
20,青皮与陈皮
共同点:
行气化滞。
不同点:
陈皮主要作用在脾肺,其性缓和,长于调理脾胃之气,燥湿化痰。用于脾肺气滞或湿痰壅滞之证。
青皮主要作用在肝胆和胃,其性峻烈。长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肝郁气滞或食积不化等。
21,山楂,神曲,麦芽
共同点:
消食化积,治饮食积滞。
不同点:
山楂善消油腻,肉食之积,并能活血散瘀。神曲善消果蔬,酒食陈腐之积并略兼外感者。麦芽善消米面,薯芋之积,并能回乳。
“焦三仙”为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得合称。
22,木香,香附,乌药
共同点:
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腹痛。
不同点:
木香长于通行脾胃气滞,且能调中,对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等较佳。香附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善治肝郁气滞疼痛,为理气调经主药。乌药
长于散寒以止痛,凡寒郁气滞之胸腹胁肋胀痛,疝痛,痛经都可用治,并能温肾散寒,治疗肾阳不足之尿频,遗尿等。
23,大蓟与小蓟
共同点: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用于血热出血及热毒痈肿。
不同点:
大蓟多用于吐血,咯血,崩漏,散瘀消肿之功较佳,兼能降压利胆,治疗高血压及黄疸。
小蓟兼利尿,长于治尿血,血淋,兼治高血压病。
24,生姜,干姜,炮姜
共同点:
都是姜。
不同点:
炮制不一样,功用也有偏差。生姜辛散力较强,长于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多用于风寒表证及呕吐之证。还可温肺止咳。
干姜辛热,辛散之力较弱。长于温中,为脾胃寒证要药,并可回阳,温肺化饮,用于亡阳证及寒饮伏肺咳喘。
炮姜味偏苦涩,偏于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止泻。用于虚寒出血,腹痛腹泻等证。
25,郁金与姜黄
共同点:
皆辛苦,都能活血行气止痛。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郁金性寒,以气滞血瘀有热者用之为良,并能凉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也可用治热病神昏,癫痫痰闭,吐血,衄血,以及妇女倒经等气火上逆之出血证。
姜黄性温,以寒凝气滞血瘀者用之为佳,且能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
26,桃仁与红花
共同点:
均能活血祛瘀通经,同时用治内,儿,妇,外,伤各种淤血证,如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淤滞腹痛,癥瘕积聚,心腹刺痛及跌打损伤等。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桃仁苦甘平,活血又能消内痈,也常用治肺痈,肠痈,并能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也可用治肠燥便秘,咳嗽气喘。红花辛散温通,专入血分,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力较强。“少用活血,多用破血”。此外,番红花得功用与红花相似而药力较强,又兼凉血解毒之功,尤宜热郁血瘀,斑疹色不红以及温病热入营血之证,本品货少价贵,临床少用,且用量宜少。
27,益母草与泽兰
共同点:
皆辛散苦泄,均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同时可治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行经不畅,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妇科淤血证,皆为妇科经产之良药。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益母草性微寒,以血热淤滞者用之为佳,且活血调经之力较强。现代多用治急慢性肾炎水肿,并能清热解毒,故疮痈肿毒,皮肤隐疹多用。也可用治肝热头痛,目赤肿痛,以及肝肾不足,目暗昏花。
泽兰性较温和,行而峻,祛瘀不伤正气,治水肿。多用于产后浮肿,小便不利。
28,穿山甲与王不留行
共同点:
均能活血通经,下乳。二者皆为通经下乳之要药。都可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淤阻腹痛,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穿山甲性善走窜,泄降力猛,药力较强,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也可治风湿痹痛,中风瘫痪,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王不留行能利尿通淋,可用于多种淋证,小便涩痛。
29,川贝母与浙贝母
共同点: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痰热咳嗽,瘰疬痰核,疮痈肿毒,肺痈。
不同点:
川贝母味苦性微寒,滋润力强,偏于润肺化痰,多用于肺虚久咳,燥咳,散结作用较弱。浙贝母味苦性寒,开泄力大,偏于清热化痰,多用于风热暴咳,痰热咳嗽,散结力强,常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以及热毒疮痈等证。
30,竹茹,竹沥,天竹黄
共同点:
清热化痰,用于痰热诸证。
不同点:
竹茹除烦止呕,胃热呕吐,痰火内热扰之心烦失眠。竹沥性寒滑利,祛痰力强,善能清热化痰,定惊利窍,适用于中风痰迷,惊痫癫狂等证。天竹黄清热化痰之功似竹沥而性缓,兼能清心定惊,多用于小儿惊风,也用于中风痰壅,癫痫,热病神昏等。
31,海浮石,海蛤壳,瓦楞子
共同点:
化痰软坚散结,瘰疬,痰核,瘿瘤。
不同点:
海蛤壳,瓦楞子制酸止痛,胃痛泛酸。海浮石善化老痰,清肺火,又能利尿通淋,血淋,石淋。海蛤壳兼可利水,用于水气浮肿。瓦楞子既散结又化痰,还用于癥瘕痞块。
32,桑白皮与葶苈子
共同点: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肺热和肺中水气,痰饮所致得喘咳水肿实证,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桑白皮,甘寒性缓不峻,长于清肺热。治肺热咳喘。常配地骨皮使用,如泻白散。葶苈子,苦辛大寒力猛,对邪盛咳喘不能平卧者为优。如葶苈大枣泻肺汤,利水之功亦强,可治悬饮,胸腹积水,鼓胀等证。
33,龙骨与牡蛎
共同点:
生用,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等。煅用,收敛固涩,用于滑脱证。
不同点:
龙骨以镇心安神见长,尤适用于阴虚阳亢之心神不宁,烦躁失眠,惊痫癫狂等。煅后可用于湿疮或疮疡溃后不敛。牡蛎以平肝潜阳见长,并可软坚散结,用于
瘰疬痰核,癥瘕积聚。煅后收敛制酸,可治胃泛酸。
34,钩藤与天麻
共同点:
皆归肝经,均能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同可治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烦躁易怒,以及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证,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钩藤味甘性微寒,也能清热,但清热不如羚羊角,尤多用治小儿急惊风,壮热不退,手足抽搐等证。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取其清肝热之功,也可用治肝火上攻之头痛,眩晕。此外,与蝉蜕,薄荷等同用可治小儿夜啼。
天麻,甘润不烈,作用平和,对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此外,又能祛外风,通经络,也可用治手足不遂,肢体麻木,痉挛抽搐,以及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
35,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
共同点:
补气生津,用于气津两伤证。
不同点:
人参,补气力蕞强,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用于虚脱危证,还能安神益智,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等证。
西洋参性寒偏清,能清火养阴,适用于气阴不足而火盛者。
党参性平不燥,补气之功似人参而力缓,为肺脾气虚证得常用品。
太子参性平清补,适用于肺脾气阴不足。
36,人参与黄芪
共同点:
均能补气血。
不同点:
人参补益力强,能补心脾肺气,且大补元气,为治内伤气虚第壹要药,并可生津,安神。治疗气津两伤,气血双亏诸证。
黄芪补气力不如人参,以补脾肺气为主,而温升之力强过人参。善补肌表之气,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多用于表虚自汗,气血双亏,疮疡不溃或溃久不敛,
浮肿尿少,半身不遂,为治表虚要药。
37,连翘与黄芪
共同点:
都为“疮家圣药”,用于痈疽疮毒。
不同点:
连翘苦寒,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适用于热毒疮疡,瘰疬痰核。黄芪甘温,长于补气托毒,排脓生肌。适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38,肉苁蓉与锁阳
共同点:
均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证,以及精血津液亏虚之肠燥便秘。
不同点:
肉苁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补血润燥作用较好。锁阳性温燥,固肾壮阳之力较强,润肠之力不及肉苁蓉。
39,巴戟天与仙灵脾
共同点:
均有温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用于肾阳不足诸证。以及风寒湿痹兼有阳虚者。
不同点:
巴戟天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补肾阳作用缓和疗效持久,兼能益精血。仙灵脾性温燥,补肾壮阳作用较强。
40,补骨脂与益智仁
共同点:
均能补能涩之品。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之功。用于肾阳不足之遗精早泄,遗尿尿频,脾肾阳虚之泄泻等证。
不同点:
补骨脂偏温肾壮阳,还能强腰膝,纳气平喘。用于肾阳不足之腰膝冷痛,虚喘。益智仁长于温脾散寒,开胃摄涎。多用于脾寒泄泻,腹部冷痛及脾虚不摄之多唾流涎。
41,冬虫夏草,蛤蚧,核桃仁
共同点:
均有补肾助阳,益肺定喘之功。用于肾阳不足诸证,肺肾两虚之咳喘,气短。
不同点:
冬虫夏草为平补阴阳之品,又能止血化痰。适用于久咳虚喘,劳嗽痰血,因力缓,多作为病后体虚得调补品。蛤蚧补肾纳气力强,为治虚喘劳嗽之要药,还能益精血,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核桃仁力缓,多做食疗辅疗。还能润肠,用于肠燥便秘。
42,杜仲与续断
共同点:
均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得功效。均可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不同点:
杜仲补肝肾助阳之力较胜。可用于阳痿,尿频等证,还能将血压,用于高血压病。续断苦辛,补中有行,以行血脉续筋骨为重。用于跌打损伤,骨折,淤肿疼痛。
43,生地黄与熟地黄
共同点:
皆具甘味,均可滋肝肾之阴。用于肝肾阴虚之骨蒸潮热及消渴证。
不同点:
生地黄性寒,养阴且能生津,用于阴虚内热之消渴及热病伤津口渴,又善清热凉血,为治温病热入营血证及血热出血证之佳品。
熟地黄性温,滋阴作用较强,专补肝肾之阴,益精填髓。主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诸证及消渴证,又善补血,用于血虚诸证。
44,当归与熟地黄
共同点:
均能补血,用于血虚诸证。
不同点:
当归善调经,为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之要药,又能活血止痛。适用于血虚,血瘀,血虚兼血瘀之各种疼痛,且可润肠通便,用于血虚之肠燥便秘。
熟地黄滋阴力较强,多用于血虚阴亏之证,尚可益精填髓,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证。
45,赤芍与白芍
共同点:
皆味苦性寒,均可止痛,用于痛证。
不同点:
赤芍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泻肝火。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
白芍味兼酸甘,长于养血,平肝,敛阴止汗。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及自汗,盗汗证。
46,龟甲与鳖甲
共同点:
均有滋阴清热,潜阳息风之功。用于阴虚发热,阴虚阳亢,阴虚风动等证,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龟甲滋阴力较强,还能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用于肾虚筋骨萎弱,小儿囟门不合,行迟齿迟。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以及心虚惊悸,失眠健忘等证。鳖甲清退虚热力较强,为治阴虚发热之要药,又善软坚散结。用于癥瘕,经闭,久疟,肝脾肿大等证。
47,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
共同点:
皆能收敛止汗,都可用治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证,常配伍补益药同用。
不同点:
麻黄根甘平,作用较强,长于治自汗。浮小麦甘凉,长于治盗汗,兼益气养心和退虚热。糯稻根甘平,兼益胃生津,汗出兼口渴者尤宜,还退虚热。
48,五味子与乌梅
共同点:
皆上能敛肺,下能涩肠。均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功。用于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之证,并能生津止渴。
不同点: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而润,上能敛肺气,下能滋肾阴,可用于肺肾两虚之咳喘,并能补肾涩精。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尚能宁心安神。用于
心悸,失眠,多梦。乌梅酸涩性平,又能安蛔止痛。此外,乌梅内服还可止血,治崩漏下血。外敷能消疮毒。
49,肉豆蔻与白豆蔻
共同点:
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均能温中行气,治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证。
不同点: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高大乔木植物肉豆蔻得成熟种仁,固涩之力较强,长于涩肠止泻,又常用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脾胃阳虚,五更泄泻证。
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得成熟果实,行气力较强,又长于化湿,温中止呕。常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得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温病初起。
胸闷不饥,舌苔浊腻。胃寒湿阻气滞得呕吐,小儿胃寒吐乳等证。
50,山茱萸与吴茱萸
共同点:
皆性温。归肝经。
不同点:
科属近日不同,功用相差较大。山茱萸酸涩微温质润,其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能补肾益精,又能温肾助阳,既能补阴又能补阳,为补益肝肾
之要药。又能收敛固涩,常用治肾虚不固所致得遗精,遗尿,肝肾亏虚,冲任不固所致得崩漏下血,月经过多。
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散寒止痛,疏肝下气,为治寒滞肝脉诸痛证之要药,并能燥湿,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51,桑螵蛸与海螵蛸
共同点:
同归肝肾经,均能固精缩尿止带,都可用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等证。
不同点:
二者近日不同,功用有别。桑螵蛸甘咸性平,又能补肾助阳。用于肾虚阳衰所致得上述病证,尤宜遗尿尿频,也可用治肾虚阳痿。
海螵蛸咸涩性微温,固涩之力较强,多用于遗精带下,又能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治崩漏下血,吐血,便血及外伤出血,胃痛吐酸。外用治湿疮,湿疹,溃疡多脓,久不愈合者。
52,莲子与芡实
共同点:
都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均可治肾虚不固,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食欲不振,脾虚白带过多等证。
不同点:
莲子作用偏于补脾,补力较强,习称“脾果”,并能养心安神,交通心肾。治心肾不交所致得虚烦,心悸,失眠等证。芡实作用偏于肾,虽补力不及莲子,
但能除湿,虽收敛,但不燥,不腻。脾虚湿盛得久泻不止,白带过多者芡实尤为多用。
53,雄黄与硫磺
共同点:
皆为以毒攻毒得解毒杀虫药,常用于疥藓恶疮等证。
不同点:
雄黄解毒疗疮力强。主治痈疽疔疮以及毒蛇咬伤,既能杀虫燥湿,祛痰,截疟,也可用治虫积腹痛,哮喘,疟疾惊痫等证。硫磺外用杀虫止痒力强,多用治疥藓,湿疹,皮肤瘙痒,为疥疮要药。且硫磺也可用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而致寒喘,肾虚阳痿,小便频数。老年人肾阳不足,虚寒便秘。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感谢对创作者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