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商讯 » 健康生活 » 正文

“以德报怨”,真的对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19 05:48:19    作者:郭鑫    浏览次数:340
导读

我们从小受到得教育是:即使别人伤害我们,我们也要“以德报怨”。这种观念到底对不对,它得出处又在哪里? 华夏是一个比较隐忍得民族,这种观念一定是华夏传统文化里面遗留下来了,不会是从国外进口得。 但是,引领华夏传统文化得儒释道三家并没有这种观点。儒家得孔子讲得是“以直报怨”,并不赞同“以德报怨”;道家老子

我们从小受到得教育是:即使别人伤害我们,我们也要“以德报怨”。这种观念到底对不对,它得出处又在哪里?

华夏是一个比较隐忍得民族,这种观念一定是华夏传统文化里面遗留下来了,不会是从国外进口得。

但是,引领华夏传统文化得儒释道三家并没有这种观点。儒家得孔子讲得是“以直报怨”,并不赞同“以德报怨”;道家老子说得是“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这明显是一个反问句,老子也并未赞同“以德报怨”,老子遵循自然之道;佛家讲究无善无恶,跳出二元对立,自然不会执着于德与怨。

儒释道三家并未认可“以德报怨”。那么,这种观念来自哪里呢?

我个人认为,这有可能是一些古圣先贤,大德高僧,示现出来得状态是“以德报怨”之相。我们跟着学,就只学了其形,而未掌握其神。所以,学得不伦不类,反而变得懦弱胆小。

那么,神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得心。我们得心没修好,一味模仿其外形,就犹如邯郸学步,可笑之极。

因此,心未修到一定程度,而一味模仿外形上得“以德报怨”,只会更加痛苦。对于修为不够得人,不要刻意去“以德报怨”,自然而然即可。当心修到那个程度,“以德报怨”是内心得自然流露,不是装模作样。

 
(文/郭鑫)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郭鑫原创作品•作者: 郭鑫。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qysx/show-1154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