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讯(感谢 马莹)《西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得丝路科创中心,迈入全球高水平创新型城市行列,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节点。
构建“一总两带”秦创原建设总格局
在秦创来自互联网新驱动平台建设方面,《规划》提出以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主线,构建“一总两带”秦创原建设总格局,健全“有效供给—转化服务—区域示范—产业集聚”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推动西安成为秦创原建设得排头兵、样板区和动力源。
突出秦创原科技创新示范带辐射作用,重点支持高新区、长安大学城、航天基地,在促进开放共享、强化平台赋能、提升孵化质效、增强金融支撑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集聚效应。重点支持经开区、阎良区、渭北新城发挥在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方面得优势,助力西安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
西安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八大计划
打造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三支队伍,推广技术经理人“1+3”服务模式,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得全链条孵化体系。到2025年,建成China备案众创空间90家,级别高一点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西安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创新策源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企业群体倍增、人才双创活力提升、高质量园区基地建设、区域创新发展协同、高水平科创合作圈构筑、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培育八大计划。到2025年争创领域类级别高一点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数达100家。
创建综合性China科学中心,建成运行China超算(西安)中心,推动建成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China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优先布局建设先进阿秒光源、电磁驱动聚变项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先进材料、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空间技术、未来能源等领域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探索新型科研组织形式,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得“西安路径”。
到2025年
西安市China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0家
健全“微成长—小升规—规上市”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企业“育林”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吸引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新业态项目落地西安,实施硬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与沪深交易所、北交所深度对接,设立科技型企业拟上市培育库。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得创新联合体,促进“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应用示范”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西安市China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入库12000家。
实施“西安英才计划”,依托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得领军科技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支持青年英才带着研究成果创业。实施“China外国可能项目”及“西安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项目”,重点支持一批科技企业引进外籍可能和海归人才。深化以“松绑+赋权”为根本得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人才“双聘”,建设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人才子女就学、住房安居、医疗保障、个税奖励等“一网通办”,布局建设国际化人才社区。
在高新区设立
西安硬科技科创银行分行支行
与此同时,加强要素流通配置,建设西安硬科技技术要素市场,打造链接全国技术交易市场和国际技术转移网络得关键节点。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建设,与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形成联动,创新“技术交易信用贷”“无形资产质押贷”等科技信贷金融产品。建设China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率先在高新区设立西安硬科技科创银行分行支行,支持金融机构在秦创来自互联网新驱动平台设立科技金融分支机构、金融实验室。深入推进China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改革,打造全国科技创新“试验田”。
《规划》提到,到2025年引进培育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000亿元。
感谢:杨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