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国空军正式宣布,本国的轻型攻击机项目的第一轮选型试飞在上月底结束,好几款看起来很先进的螺旋桨攻击机和一款看起来不那么先进的喷气式攻击机的这场竞争,在上有大批量五代机,下有大把攻击无人机的美国空军里,“战场飞机”存在的意义究竟如何,而对于其他大国而言,轻型攻击机的前途又在哪里?
轻型攻击机的复活
本周传出消息,美国空军部长证实,美国空军轻型攻击机的第一轮测试已经在上个月月底在新墨西哥州霍勒曼基地结束。接下来,美国空军还将对各种机型进行测试成本和表现的相关报告,并决定是否要将这些飞机投入更接近实战环境下的战场测试。
目前参加美国空军轻型攻击机选型的共有4款机型,其中三款是使用单台涡桨发动机的螺旋桨飞机:A-29“超级巨嘴鸟”、AT-802L“长剑”和AT-6“狼獾”,另外一款则是使用喷气发动机的“蝎子”攻击机。这几款飞机在尺寸、起飞重量上都和美国空军曾经使用的OV-10“野马”战场监视飞机颇为接近,再加上这一项目标准的称呼之一就叫“轻型攻击/武装侦查机”(另一个则是“轻型空中支援飞机”),这款飞机的用途和定位实际上也差不多定下来了。
参加测试的4款机型参加测试的4款机型
对于当代美军而言,这种“战场飞机”的前身也就是OV-10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就退出现役,美军也已经很久没有装备这种级别的飞机了。而按照传统的技术理论,随着武装直升机和无人机的发展,这类飞机原本应该是躺进历史的棺材里再钉上一圈钉子的存在,怎么在今天就忽然“诈尸”了呢?
不久之前,观察者网的另一位专栏作者席亚洲曾经详细论证了所谓“强击机的谢幕”,介绍了包括A-10所代表的强击机退出各国空军作战序列的时代和技术原因,从单件武器来看,A-10本身的确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一款机型,但如果将各种攻击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所谓强击机的角色是在当下是否有必要,不同国家又需要什么样的攻击机,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