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商务攻略 » 正文

报名费维持100元不变 上马为什么不涨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6 18:13:02    浏览次数:243
导读

简单的回答:因为上马是个良心赛事——很多跑友都这么赞叹。有趣的是,上马报名费似乎一直都是北马的5折。笔者跑步5年,上马每年都参加。2012、2013年报名费更低,只要60元,外加100元芯片押金;而当时北马报名费已

简单的回答:因为上马是个良心赛事——很多跑友都这么赞叹。

有趣的是,上马报名费似乎一直都是北马的5折。

笔者跑步5年,上马每年都参加。2012、2013年报名费更低,只要60元,外加100元芯片押金;而当时北马报名费已经达到120元。

后来北马一下暴涨到200元,而上马仅仅上调到100元,且一直保持至今,很让人感动。

像上马这样拥有所有国内外顶级认证和良好口碑的热门赛事,堪称“皇帝女儿不愁嫁”,哪怕报名费涨到200元,名额要报满肯定也是毫无问题,主办方收入就可以轻松增加两三百万。

究其根本原因,马拉松比赛不靠报名费赚钱。正如笔者曾经指出的,对赛事运营商来说,一两百块的马拉松报名费其实只是小钱,赚钱主要靠商务合作——拉企业赞助。

有人曾为2016年西昌马拉松算了一笔账,发现报名费基本只够用来支付奖金。

而早在2013年,北京马拉松年总营业收入就已经接近3000万元,成为中国收入最高的单日比赛。

光靠参赛者的报名费,显然达不到那么多。按3万名参赛选手,哪怕按每人平均100元计算(当时还有短程项目),报名费总收入也就是300万元。

其他赛事的情况大致相同。杭州、广州等国内多个马拉松比赛的赛事运营商、香港上市公司智美集团高管曾透露,国内马拉松比赛大部分收入只能依靠赞助商,B2C(主要是报名费)只占10%左右。

而且这是一桩蛮赚钱的生意,据2015年9月《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智美集团年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该集团赛事运营收入1.07亿元,增长49.9%,毛利率高达62.6%。

以该集团运营的杭州马拉松(2014年)为例:成本1200万元,收入2000余万元。

再以无锡马拉松为例。经过短短三年的悉心经营,这个由几个跑步爱好者合伙组建的新创公司承办的年轻赛事,已成为公认口碑最佳的国内马拉松赛事之一,美誉度甚至超过许多官办老字号。

去年11月,无锡马拉松赛事总监申桐在接受笔者专访时表示,汇跑去年经办13场比赛,比较有名的包括无锡马拉松、TNF100、大五台和康保草原马拉松。

他们年营业额在3000万到5000万左右,但利润率非常不稳定;三年做下来,第一年赔钱,第二年打平,第三年挣钱。

像北马、上马这样的大比赛,赞助商都多达十几、数十家,分多层等级,涉及金融、汽车、钟表(计时)、珠宝(奖牌)、保险、饮料、运动补给、快餐食品等等多个行业,每家企业赞助的现金(比赛物资不算)至少应该是十万起跳。

所以说,不涨价的上马并不是傻瓜,它的策略其实极其高明:与其和跑友计较一两百块小钱,不如通过多找几家大赞助商,或者上调赞助费来增加营收。

而这样做换来的好处,肯定会让赞助商和(上马运营商是官办企业)大大开心:

一、为赛事赢得“良心”、“大度”和“物美价廉”的上佳口碑、吸引到的全国关注千金难买。

二、促进本地居民健康,为节省远比几百万不知多多少的医药费和误工成本,提高的生产率也能转化为税收。

三、吸引更多外地跑者前来参赛,有助于推动本地消费经济。

上马证明了一点:马拉松比赛收费低廉,照样可以办成既优质又赚钱的赛事。

(洪立)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