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
身在大城市辛苦奔波的你,能想象只因一场骗局,就陷入了家庭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的窘境吗?
网上一则反映老年人理财被骗的文章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北京老年维权服务热线自去年7月开通以来,接到了上百起老人被骗房子的咨询。他们有个共同点,都曾在公证处签署过以名下房产抵押贷款的协议,并自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了全权委托协议,委托第三人全权处理自己的财产。结果房产被贱卖过户,交易价格往往远低于市价。
接下来,老人们分别于某一日被告知,自己的房产已被贱卖过户,交易价格往往远低于市价。而房款早已被当初委托的受托人代为偿还老人欠下的贷款,分文不剩。更有甚者,由于交易价格过低,变卖房产后仍资不抵债,不但失去房产,还欠下了高利贷。
以老人为目标的骗局层出不穷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意为老年人见多识广,对事情的分析判断经验充足,不容易被表现所蒙蔽。可小时候常教导“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父母;为何在年迈后却轻易就相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语”呢?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却往往是诈骗分子主要的行骗对象,他们一旦上当,遭受的往往是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
以老年人为犯罪对象的诈骗犯罪手法一直在不断地演变。骗子的手法林林总总。现在就来看看这些让老人中招的那些公司是如何操作的,同时也给那些潜在的“受骗者”加以警示。
老人被骗房 求诉路漫长
首先,就是上文提到的上百位老人被骗房子一事。
被骗后一些家庭自此开始了艰辛且漫长的求诉道路。在重大财产损失的巨大变故前,家庭伦理遭到考验,也镜像般地映射出人性的多面。这些骗局最主要的特点是,通过一系列正规的法律文书披上了一层合法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