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主权货币属性诞生的无国界无主权货币的比特币,已经开始挑战国际传统金融秩序了。比特币冲破一些国家的外汇管制后,ICO市场的出现,将很快冲垮现有的证券市场构架与制度设计。下一步比特币肯定会衍生出令人眼花撩乱的金融品种与交易市场,将很快颠覆几乎主权货币具有的所有交易市场与品种制度设计框架。
昨日,有关部门针对ICO的问题发布公告,直接将其叫停,监管力度比针对P2P的更严。公告的发布其实也正验证了笔者之前对ICO危害性的判断,此前,笔者撰文指出ICO会不会成为P2P第二(相关阅读:警惕!ICO会不会沦为第二个P2P?),结论是ICO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要远远大于P2P,包括对市场的破坏性影响。如果从根本上分析,ICO的威力或者影响要比P2P厉害百倍甚至更严重。
P2P交易的毕竟是主权货币。无论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存款,还是高利贷、资金池、诈骗等,都是在主权货币范围内的融资行为,监管部门只要重拳出击其就会很快规范起来。但ICO就大大不同了。
最大或者说最本质的区别是,ICO交易的是虚拟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币最大特点是全球性的无主权货币。从比特币近期保值功能凸显、充当国际结算或者转移汇兑资产功能以及早就有的商品交易的一般等价物功能来看,比特币已经具备了货币的基本属性,而且是基于互联网的无边界、无主权的国际货币功能。最大的影响是目前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央行都承认了比特币的地位。
比特币在具备国际货币的基础上,只要欧元区、英国、美国、日本央行有一个国家承认其地位并允许其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任何一种货币兑换,只要这个出口打开,比特币就不得了。
在无主权国际货币地位基础上衍生出的ICO交易平台或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即今后主权货币衍生出的所有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金融平台,都会发生在数字货币上。通过比特币这个无主权国际货币完成转移财产等交易后,再多一个步骤换成当地国货币即可。也就是说,目前围绕主权货币的所有管制制度政策在比特币面前都不堪一击。这就是无主权国际货币的比特币巨大威力或者说对现有全球金融体系的颠覆性、摧毁性和破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