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是监管趋严的开始,2017年上半年则是监管周期的强化阶段,目前监管下半场的窗口也已重新打开。MPA考核限制了商业银行广义信贷的增速,强监管时代又对各类非标、表外等业务进行了更严格的约束,那些在2016年保持规模高速扩张的银行,在2017年上半年是否仍保持之前的步伐向前迈进?抑或放慢车轮冷静思考,还是停下脚步整装待发?我们来从2017年半年报中寻找丝丝痕迹,探秘变化历程。
分析对象为2016年增速在20%以上的15家上市银行。
一、增速变化 我们考虑三个时间节点,分别为2016年6月、2016年12月和2017年6月,以每一个时间节点计算资产环比增速,对对比其变化。
(一)繁华褪去:多数银行规模扩张速度下降明显 1、多数银行降幅明显,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分别下降近20个百分点 相较于2016年上半年的环比增速,多数银行资产规模扩张步伐明显放缓,其中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资产环比增速均下降近20个百分点,分别至6.48%、0.34%和-2.18%,而去年上半年这一数值分别高达26.11%、18.85%和16.14%,下降幅度非常惊人。同时,上海银行、九台农商行、成就银行、浙商银行、青岛银行等资产增速下降幅度也非常明显。
其中,民生银行与上海银行甚至进入缩表状态,环比增速降至负值。
我们认为,如此大的下降幅度自身业务结构调整的因素可能较弱,相信约束力较强的严监管应是这一轮资产规模扩张步伐得到遏制的主要原因。
2、南京银行从16年下半年便开始明显放缓增长步伐,宁波银行相对平稳 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将南京银行比作兴业银行、将宁波银行比作招商银行。相对而言,宁波银行保持着四平八稳的发展态势,而依靠同业业务路径的南京银行则受明显约束,资产规模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很,其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资产增速分别为26.11%、4.79%和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