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今日热点 » 正文

中国经济市场红利之后要靠制度红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4 23:10:58    浏览次数:198
导读

文丨凤凰网主笔 张弘韦森《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逻辑》是一本文集,全书共分三部分,上篇主要是对中国经济的定位和高速发展的解释,中篇是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评述结合建议,下篇是从经济学理论的专业角度,对于中国经

文丨凤凰网主笔 张弘

韦森《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逻辑》是一本文集,全书共分三部分,上篇主要是对中国经济的定位和高速发展的解释,中篇是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评述结合建议,下篇是从经济学理论的专业角度,对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深层探究。尽管不是一本一以贯之的专著,有些内容甚至一再重复出现,但是,重要的事情多说几遍,恰是振聋发聩所必需。

首先,韦森对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风暴做出解释,从而展开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大背景。在韦森看来,在解释这场金融危机的各种理论中,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比凯恩斯、弗里德曼的商业周期理论更具解释力。

韦森认为,2007年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看似突如其来,若反思过去20多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过程,就会觉得似乎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无论是从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还是从朱格拉中周期理论,在审视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演变过程中都显示出,这一世界性经济衰退早就应该发生。

只是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此相关的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美联储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华尔街和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中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分工,以及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而有所延缓和推迟。即便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长波”存在,但不一定如康德拉季耶夫和熊彼特断言的那样,一定就是40年到60年。如果这一次世界性经济衰退的深层原因,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衰竭,那么西方国家刺激经济复苏猛药的效果就很值得怀疑。

基于上述判断,韦森展开了冷静的分析: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市场化的结果,中国经济市场化可归纳为三个标志性事件:农村土地承包、南方谈话后国企改革和加入WTO。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技术和生产能力基本上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但整体上,美国和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仍领先于中国。如果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长期衰退和萧条,中国依靠外贸出口保持高增长的模式将难以持续。因此,中国必须逐渐转变为依靠内需的增长模式。要完成这一转变,首先必须采取的战略就是“减税富民”,让中国各个社会阶层的人,都能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收入基本上与GDP的增速同步增长。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