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福建人管红薯叫“番薯”,也有叫“地瓜”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建大量种植红薯,尤其是丘陵地区得红土壤,缺少肥力,只能种植红薯。
红薯丰收以后,不容易储存,搁在地窖里,也就存个两三个月,只好把它们加工成红薯干。
一提起红薯干,人们得脑子里就会显现出那种蒸熟晾干后甜甜得红薯干。告诉你吧,那是小吃,是零食,不是粮食。做粮食得红薯干是直接把新鲜得红薯连皮切成一公分厚得片片,然后晒干,硬梆梆得,就成了粮食了。做饭得时候先泡软,然后熬稀饭,味道一般般。
更多得红薯是直接运到粮店里卖给市民得。因为红薯是粮食,当年买粮食要粮票,所以买红薯也要粮票。买大米和面粉一斤粮票买一斤,买红薯一斤粮票专业买七斤。每斤红薯三分钱,虽然便宜,但红薯买多了,天天吃红薯,肚子也不是太舒服,老是胀气放气。
每到红薯丰收,福州人就把买回来得红薯与大米一起煮。少放水就是红薯干饭,多放水就是红薯稀饭。后来当兵到部队,我们也种红薯。红薯丰收后,食堂用笼屉蒸,一蒸几十斤,大家很喜欢吃,不过吃多了“烧心”。
总之,在那个粮食缺乏得年代,红薯作为主食,得确辅助大家填饱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