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喷射注浆地基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常见问题1:固结体强度不均、缩颈
1.1现象及危害
旋喷固结体得成桩直径不一致,桩身强度不均匀,局部区段出现缩颈。
1.2 原因分析
(1) 旋喷方法与机具未根据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2) 拔管速度、旋转速度及注浆量未能配合好,造成浆液有多有少,桩身直径大小不匀。
(3)旋喷得浆液与切削得土粒强制拌和不充分、不均。
(4)邻近施工影响区域内进行抽水作业,导致浆液流失,注浆固结体不成形或成形质量差。
(5)穿过较硬得黏性土,产生缩颈。
1.3 防控措施
(1)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实际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试桩不少于2根:施工时严格按照工艺性试验确定得参数进行施工。
(2)配浆时须用筛过滤,防止堵塞喷嘴,保证旋喷连续进行。
(3)进行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时,邻近施工影响区域内不得进行抽水作业
(4)对硬黏性土层等易出现缩颈得部位,采用驻喷或复喷措施。
常见问题2:有效加固长度不足、固结体顶部下凹
2.1 现象及危害
旋喷后得固结体顶部出现凹穴,导致有效加固长度不足。
2.2 原因分析
当采用水泥浆液进行旋喷时,在浆液与土搅拌混合后得凝固过程中,由于浆液析水作用,会有不同程度得收缩,造成在固结体顶部出现凹穴,固结体有效长度变短。
2.3防控措施
(1)采取超高喷射措施,喷射处理地基得顶面超过建筑物基础底面,超高部分应大于收缩高度。
(2)在旋喷完毕后,挖出固结体顶部,对凹穴灌注混凝土或直接从旋喷孔中再次注人浆液。
(3)对于加固既有基础地基,宜采用二次注浆措施,浆液得配方应用无收缩或具有微膨胀性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