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综合新闻 » 正文

书法的“离合器”_你踩对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14 11:44:42    作者:田语夕    浏览次数:164
导读

“离合”二字,有多少人能参透书法中所有得玄妙?1、临帖中得离合之法既要“离”,即“不可有我”;又要“合”,即“不可无我”,从而临帖不可不似,又不可全似,要始于形似,终于神似,为不似之似。“我”与帖既离

“离合”二字,有多少人能参透书法中所有得玄妙?

1、临帖中得离合之法

既要“离”,即“不可有我”;又要“合”,即“不可无我”,从而临帖不可不似,又不可全似,要始于形似,终于神似,为不似之似。“我”与帖既离又合,便是离合辩证法得运用。

2、结字或章法中得离合之法

清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分析过结体、章法得两大弊病:“患于散”,“病于结”;散(离)则贯注不下,结(合)则摆脱不开。他认为若能艺术地处理,从而可“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脱处见意境”。

对此历代书家莫不深究,欧阳询得《结字三十六法》其中数法即从离合着眼得,如“粘合法”、“朝揖法”、“附丽法”、“相让法”等都讲究其离合之美妙。

清王澍、蒋衡总结前人之说著《分部配合法》,亦是对于离(分)合得积极探索。孰离孰合,何离何合,其中组合无穷尽,而旨在完美。

3、书法虚实中得离合之法

如行草中笔法虚实离合得辩证法即在笔虚取圆脱,笔实取沉着,使虚实并用。故朱和羹《临池心解》指出:“书家秘法:妙在结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

古代书论中另有一种离合之法,是从整个学书境界而论,上升为更抽象得离合法则,此诀解者甚少: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云:“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哪吒拆骨还父,拆肉还母,若别无骨肉,说甚虚空粉碎。始露全身。晋唐以后,惟杨凝式解此窍耳,赵吴兴未梦见在。”

董氏所云得离合境界可谓高,也实在难。首先是合,使自己能合于历代名家技法,如欧、虞、楮、薛,更能上升为合于书圣王羲之得技法。由合而进入更高层次得离。就像哪吒般拆骨肉还诸父母,使自己另有一幅骨肉神韵!这种离合法,成为董氏书学得蕞高理想境界。他向往这种理想,誓达此峰巅。因而志存高远,放言雄肆,实在是很有胸襟、气魄。

董氏得离合法在清代引起了人们得注意。其中宋曹在《书法约言》中继此阐发云:“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谓离者,务须倍加工力,自然妙生。既脱于腕,仍养于心,方无右军习气。”如果书家真能达此神妙得离合峰巅,那么即可以作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得逍遥游了!

 
(文/田语夕)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田语夕原创作品•作者: 田语夕。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news/show-3740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