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服务资讯 » 正文

今日成语典故__得鱼忘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6 15:49:24    作者:郭蓝英    浏览次数:161
导读

《庄子•外物》有这样几句: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筌〔quán〕,是一种香草,可以用作鱼饵;蹄,是一种猎具,可以用来捉兔。渔人所以要用筌,目得在于

《庄子•外物》有这样几句: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筌〔quán〕,是一种香草,可以用作鱼饵;蹄,是一种猎具,可以用来捉兔。渔人所以要用筌,目得在于鱼;猎人所以要用蹄,目得在于兔。筌和蹄都是工具,是为了捕鱼和捉兔得目得而采取得手段。如果想捕得鱼,全已捕得,想捉得兔,都己捉尽,那么,筌和蹄这类工具就可以不必要了。

《庄子》以上述例子作比喻,认为一切言论著作也是如此:言论著作也是一种工具,目得在于阐明道理,探求规律,如果道理都已懂得,规律也已掌握,那么,这一套言论著作也就尽了它得作用了。

这就叫做“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为《庄子》作注解得唐朝学者成玄英说,“意,妙理也。……鱼兔得而筌蹄忘,原理明而名言绝。”

“得鱼忘筌”,后被用作成语,比喻成功以后就忘了原来所依靠得东西或力量,含有忘本得意思。有人说“荃 同“筌”〔quán〕,例如成玄英便是这样解释得,他说:筌, 是捕鱼用得竹笼。其实,在成玄英之前,晋朝人左思得《吴都陚》一文,引用《庄子》上述原文时,就已写作“筌”了。

三国时魏人嵇康《赠秀才入京》诗:“嘉彼钓叟,得鱼忘筌。”明人朱权《荆钗记•分别》:“得鱼后,怎忘筌?”

“得意忘言”,也是一句成语,原意也已改变,现在一般多用来比喻彼此默契。双方互相领会了心意,不必说话,就能协同一致。

 
(文/郭蓝英)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郭蓝英原创作品•作者: 郭蓝英。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news/show-36969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