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象的“圣地”称谓背后,围绕耶路撒冷所发生的民族、宗教、国家、个人相互冲突而又相伴共生的历史,可谓人类总体历史的浓缩和聚焦,跌宕起伏而又富于戏剧性。而蒙蒂菲奥里写作 《耶路撒冷三千年》的立意,正在于平衡这座名城的“天国性”与“尘世性”,以一座城市的命运观照整个世界历史的演化轨迹。
文/陆大鹏 刘怡
英国作家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
作为土生土长的伦敦人,52岁的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有三个互为交集的身份:犹太金融—官僚世家的直系后裔,与查尔斯王储及前首相卡梅伦素有私交;毕业于剑桥大学凯斯学院的职业历史学家,代表作已被翻译成超过48种语言,屡获大奖;影视界青睐的电影剧本和纪录片执笔人,作品版权先后被米拉麦克斯、狮门、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等影业公司购入。而他始终乐于将自己的职业成就归因于圣地耶路撒冷的影响——自从19世纪中叶摩西·蒙蒂菲奥里爵士着手在耶路撒冷新城修建犹太人定居点以来,蒙蒂菲奥里家族的每一代成员都会把关注全球犹太人的命运,并为其倾注心力当作是自己的天然使命。而少年时代多次随父母造访耶路撒冷的经历,使西蒙·蒙蒂菲奥里早早决定要为这座人尽皆知但又被误解和偏见笼罩的城市撰写一部专门史:既是作为历史学者,也是作为现代犹太人历史的“在场者”。
自2011年正式出版以来,《耶路撒冷三千年》(Jerusalem: The Biography)陆续荣获《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排名第一、犹太书籍协会年度最佳图书等好评,并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前国务卿基辛格等知名人士做出推荐。蒙蒂菲奥里坦言,他无意提供一部事无巨细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而是让不同的民族、宗教、个人在历史的线性推进中自然登场,并依据自身的固有特质和行事逻辑发挥其影响。如此方可使读者摆脱后见之明的左右,更切实地体会具体历史情境中事态发展的“理所当然”与“不得不然”。也是由于该书这些富于表现力的特质,它在2011年被BBC第四台改编为三集纪录片《耶路撒冷:圣城缔造记》,由蒙蒂菲奥里本人担当主持人,并已在2017年被美国狮门影业购入电视连续剧改编版权。蒙蒂菲奥里认为,一旦该书的情节得以影像化,其精彩程度将丝毫不亚于备受追捧的美剧《权力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