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来了。按传统习俗,每年农历的年初一至年初七,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这种习俗源于何时?古人为何将六畜日排在前,将人日排在后?
古代历法多变动,夏历使用时间最长
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原名“元旦”,因这一天是农历新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故又称“三元”“三始”“三朝”“元朔”等。
我国历史悠久,历代历法常常改动,据说有99种之多,因此元旦的日期也往往不一样。在上古时期,有“三正”之说。即“夏建寅”,夏代以孟春为正月岁首,以一月初一为元旦;“殷建丑”,商代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建子”,周代以农历十一月为岁首,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孔子曾经说过:“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表明他的治国理念是推行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服周代的冕。到了秦代,历法又变,秦历建亥,即以农历十月为岁首,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代建立后,前期仍使用秦历,汉武帝元封六年,恢复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岁首,以一月初一为元旦,又改年号为“太初”,故其所推行历法名为“太初历”,又名“三统历”。此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殷历,唐武则天和肃宗曾改用周历外,历代均使用夏历直至清末。现在仍以农历一月初一为“大年初一”,实际上是沿用了在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夏历的习俗。
六畜各有所长
为了让人过上好日子
从年初一到年初七,按古代习俗的说法,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据说这种习俗在汉代已有,古代很多著作引用汉东方朔的《占书》,称岁后八日为“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但有学者认为此俗说在“晋以前不甚言”,在晋以后才开始流行。据《北齐书·魏收传》记载,晋议郎董勋的《答问礼俗》称民间已有“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七日为人”之说。同时还流行各种习俗,如以初一至初六的天气占卜六畜的兴衰,认为鸡日天气晴朗,是年鸡旺,阴晦则鸡有灾病。狗日天气晴朗,是年狗旺,阴则狗有灾病。余者类推。在初一至初六,在鸡栏、猪圈、羊栏、牛棚等处贴红纸,祈求六畜兴旺。此外,还有“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