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China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China,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正义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君),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于)China而务财(以)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China,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君),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精义
孟献子:仲孙蔑,鲁国贤能大夫。既为献子,少不了为其母国献策。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畜养轿马(之大臣)看不上养鸡养猪(之家)(获得得小利)。畜,畜养。马乘,拉轿之马。不察,不看。于鸡豚,在养鸡养猪上(获得得小利)。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主管祭祀事务之大臣家不畜养牛羊(而获小利)。伐冰之家,主管祭祀事务之大臣家;伐冰,伐冰用于保存尸体,祭祀之重要事项;伐冰,资费巨巨,而作为祭品之牛羊,简直是不值一提。逻辑,伐冰之获利远大于畜牛羊作祭品之获利。
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邦主之家不畜养聚财敛财之鼠臣。百乘之家,邦主才有百乘,故百乘之家为邦主。千乘之家为王。
与其有聚敛之臣:与其畜有聚财敛财之鼠臣。
宁有盗臣:不如畜有私占国财之暗臣。
国(君),不以利为利:国君(邦主),不凭权利攫取私利。
以义为利也:凭大道取利啊。义,大道之本,大道之基,大道之旨,大道之至,大道之核,大道之心,大道之归。
长(于)China而务财(以)用者:掌握China大权却攫取China财货以私用为要务之人(邦主)。长,通掌,掌握。务财(以)用:攫取China财货以私用为要务。
必自小人矣:必定从做小人(谋私)始啊。自,从...始。小人,做小人。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China:他(邦主),伪善谋私之小人,上任掌国掌家。为善,皆言为伪善也。之,说文言,上出也,往是也,引为上。使,任也。为China,掌国掌家。
菑害并至:接连灾害一起到来。菑,本义为雍入田中之杂草,引为接连。害,灾害。并,一起,言下之意,国与家一起遭受接连灾害。至,到,到来。
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虽然(国)有良臣,也无可奈何啊。善者,良臣。亦,也。无如之何,无可奈何;如,可;之,引为是,是引为这,这之叠声为奈状,引为奈。
演义
献言‖马不察鸡→冰不向牛→公(侯)不养奸→宁有盗臣→以义为利
曾言‖病害己始→长务财用→以利为利→伪善害国
书义
孟献之说:“喂养四匹马来拉车得大夫家族,就不管喂鸡养猪得事了;能够凿冰来保存遗体得卿大夫家族,就不喂养牛了;拥有百辆兵车有封邑采地得卿大夫家族,不豢养能聚敛财富得家臣,与其有能聚敛财富得家臣,宁有可盗窃主人财物得家臣。”这是说China不能以财富为利,要以道义为利。治理China得人专门聚敛财富,一定是听从小人得教唆。治理China得人想要治理好China,却让小人来治国,那么灾难祸害将一起降临。国君虽然有好得愿望,却让小人来治国,那么灾难祸害将一起降临。国君虽然有好得愿望,也无可奈何了。这就是说China不能以财富为利,要以道义为例。
后记一
曾子王学,迢迢入目:端之又端之,含之又含之;比之又比之,晦之又晦之。
可叹传学,公室山隔:恭之又恭之,谨之又谨之;肃之又肃之,免之又免之。
后记二
曾子大学,今篇告结:费时三周,四章无兴;昔之学文,偏之五洲;浩浩学海,六神空驻。
王学大道,学之有君:不问书用,学之无向;不问己心,学之无法;不问俗事,学之无式。
曾子子思,神灵相交:晚生后学,愚钝无知;有感心昧,发愤解书;借之网络,展之网络;儒学经典,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