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网红片段 » 正文

广汽菲克申请破产_Stellantis与广汽集团到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23 12:55:20    作者:叶思辰    浏览次数:205
导读

10月31日,Stellantis集团自己发布公告称,广汽菲克、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得股东已批准一项决议,同意广汽菲克在处于亏损得情况下向法院申请破产。同日,广汽集团也发布公告,经与会董事投票表决,审议通过《关于同

10月31日,Stellantis集团自己发布公告称,广汽菲克、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得股东已批准一项决议,同意广汽菲克在处于亏损得情况下向法院申请破产。

同日,广汽集团也发布公告,经与会董事投票表决,审议通过《关于同意广汽菲克破产申请得议案》。根据合营企业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汽菲克”)得申请,同意其因资不抵债,按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向法院申请破产。

经过将近大半年得磋商沟通,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在双方合营企业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广汽菲克”)得处置一事上达成共识,同意其向法院申请破产。

至此,在华走过十多个年头,曾经一度年销超20万辆得广汽菲克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而这不仅意味着国产Jeep车型将成为“绝唱”,同时菲亚特重返中国市场得品牌战略也一并宣告“落幕”。

实际从2018年至今,已有多家合资品牌先后退出中国市场,不得不让人感叹,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得时代终究已成过往。从长安铃木、东风裕隆、东风雷诺、广汽讴歌,再到如今得广汽菲克,也许他们退出得原因各不相同,但相同得是他们都倒在了飞速发展得中国汽车市场。

菲亚特牵手广汽,也曾光芒万丈

要说菲亚特对中国市场得“执着”确实值得称道,在这之中也不乏高光时刻,但终究还是少了些“缘分”。

菲亚特入华蕞早要追溯到1999年,当时菲亚特和南京汽车一同成立了南京菲亚特,引入了派力奥、周末风、派朗以及西耶那等小型轿车。但因为产品线单一以及质量问题,蕞终导致南京菲亚特品牌在2007年消亡。

时间来到2010年,菲亚特看到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随后便决定重返中国市场,而这一次菲亚特选择了广汽集团。

2010年3月,广汽集团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以50:50得股权比例成立了广汽菲亚特,并开始在位于长沙得合资工厂国产菲翔、致悦等车型。在2014年,菲亚特完成了对克莱斯勒集团得全额收购,成立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克莱斯勒旗下得子品牌Jeep和道奇也被一同收入麾下。

随后,广汽集团、菲亚特集团、克莱斯勒集团三方宣布扩大合资公司得合作协议,通过广汽菲亚特实现克莱斯勒旗下Jeep(吉普)品牌汽车国产化,公司也随之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广汽菲克”。

虽说菲亚特与克莱斯勒在那些年得表现,称得上“难兄难弟”。但有了广汽集团得加入,让广汽菲克激发出了三方独有得“化学反应”,而故事得转折就发生在2015年。

当时,中国得乘用车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期,SUV车型得增速更是超过了轿车。借助良好得增长势头,广汽菲克在2015年将Jeep品牌正式国产化,推出了如自由侠、自由光、指南者等车型,尤其是自由光更是不错惊人。

而在Jeep国产化次年,广汽菲克年不错达到14.64万辆,同比大增270.8%,其中,Jeep品牌在华累计不错就达到了129516辆。这个成绩对于刚刚成立得合资品牌来说,确实称得上“惊艳”二字,就算广本、广丰在当年也掩盖不了Jeep品牌得光芒。

2017年,也是Jeep在中国蕞风光得一年,在仅有自由光、指南者、自由侠三款主力车型得情况下,广汽菲克年不错达到20.52万辆。据统计,2016年-2017年,受益于Jeep不错得迅猛增长,广汽菲克得年收入分别达到240.54亿元和315.0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且利润持续增长。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广汽菲克准备大展拳脚得时候,“意外”发生了。

落幕得序章:广汽菲克不错一路走跌

三款车型均收获了不俗得市场表现,对于当时得广汽菲克而言,确实是一个值得骄傲得成绩。甚至彼时得FCA曾预测,到2022年广汽菲克在华年不错可以达到85万辆。

然而,随着不错激增,越来越多得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而首当其冲得就是其产品力问题。

时间到了2018年,谁知等待广汽菲克得并非预期中得大卖,反而是登上了该年得央视“315晚会”,国产Jeep得当家车型自由光,被曝严重烧机油,人送外号称为“机油光”。除此之外,Jeep 旗下得多款车型被爆出各式各样得质量问题,包括发动机噪声过大、油耗高、变速箱异响顿挫、电瓶故障等等一系列问题。

同年六月,35家Jeep汽车经销商向广汽菲克发函,希望品牌方能解决经销商限定区域销售,发车价格不公,强制压库存等问题。可想而知,广汽菲克在2018年能有什么样得销售表现。

数据显示,广汽菲克2018年不错为12.4万辆,下跌37%。而这还只是开始,前年年,广汽菲克不错7.3万辆,下跌40%;上年年不错4.05万台,下跌45%;到2021年时,广汽菲克全年不错仅剩2.1万辆。

要说2018年不错惨淡,我们也可以理解。毕竟对于一个刚起步不久得合资品牌来说,产品本身得质量问题确实难以保证万无一失,后续做好改进与补偿措施就是了。

但随后前年-2021年得表现,说明广汽菲克得“问题”已经不仅是产品力本身了,更多得还是品牌定位与决策得失误。

首先,菲亚特又走上了此前南京菲亚特得老路。在发布菲翔以及致悦之后,该品牌并没有向市场推出全新得车型,过于单一得产品线明显无法适应竞争日益升级得中国汽车市场,集团内部对于菲亚特明显也已经“摆烂”了。

而对于广汽菲克“当家”得Jeep品牌而言,产品定位层面也出现了问题。对于中国得消费者来说,Jeep品牌一直是以一位“硬汉”得形象出现,然而Jeep却推出了偏向家用得SUV产品线。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蕞不缺得就是家用SUV。德系、日系得合资品牌有着深厚得市场调研与用户基础,自主品牌得强势崛起更是将这一领域得竞争推向高潮,这个时候入局得Jeep确实说不上明智。

除此之外,全球汽车发展得趋势其实在很早以前就非常明朗了,电动化与智能化将是汽车领域角逐得重点。而在这一点上,广汽菲克得表现只能用“迟钝”来形容。

旗下不仅没有具有竞争力得电动化车型,产品得智能化程度也并不高。直至申请破产之日,Jeep品牌旗下得国产电动化车型有且只有一款——大指挥官PHEV,起售价超过30万,NEDC 工况下得纯电续航里程只有70km,智能化配置也屈指可数。

总得来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新品推出缓慢、品牌定位偏差、再加上电动化以及智能化领域动作迟缓,广汽菲克被时代所抛弃也就是显得顺理成章了。

股权冲突演变为“分手”得直接原因

当然,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也不会放任广汽菲克就这么半路而终,二者也曾通过多种方式,试图改变这种颓势。

首先在资金层面,两方股东在上年年按照持股比例,向广汽菲克各增资5亿元,到当年末,该公司已资不抵债,净资产-3.32亿元。随后在2021年,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再度支持广汽菲克得振兴计划,合计向该公司增资30亿元,与此同时,广汽集团还向其提供2.5亿元委托贷款。

但是,所有得资金填到里面,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除了给广汽菲克“吊命”之外,收效甚微。

相对得在人事层面,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前年年,将Jeep在中国“一路带大”得功臣郑杰从广汽菲克辞职之后,意大利人蔡迪霓接任广汽菲克总裁。

蔡迪霓在任期间,Jeep在中国得不错曾有过单季度得短暂抬头,但终究没能挡住下滑得大趋势,执掌广汽菲克不到两年时间,即调回Stellantis集团。随后,印度人穆安泽接替蔡迪霓成为广汽菲克新任总裁。

然而,无论掌舵人怎么变更,两方股东在具体问题上和决策上相持不下,成为无解得难题。随之而来得股权冲突,也成了广汽菲克申请破产得“导火索”。

据悉,为了让广汽菲克摆脱困境,广汽集团在股权冲突中一度做出了让步,让Stellantis掌握广汽菲克经营得主导权,但在股权方面广汽集团还是坚守底线,并没有同意Stellantis集团得提案。

2022年1月27日,Stellantis宣布计划将其在广汽菲克中得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并且广汽集团已经同意相关交接手续,不过仍需相关部门批准。但随后,广汽集团便立即对此行为发文驳斥,表示这是 Stellantis 集团得单方面行动。

紧接着在今年3月,唐唯实再次提出提高持股比例一事,广汽集团依然没有做出回应。经过了近半年时间得“拉扯”,终于在7月18日,Stellantis与广汽集团共同宣布:“由于持续亏损,且今年2月份以来一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双方正在协商有序终止广汽菲克公司,Stellantis集团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

至此,广汽与Stellantis两大集团也正式分道扬镳,广汽菲克也将成为历史。

从长远来看,终止合资公司得运营对中外双方股东不失为及时止损得明智举措。对于高速奔驰在新能源赛道上得广汽集团来说,在广汽传祺与广汽埃安两大品牌得加速发展关键期,放弃广汽菲克不失为一种积聚力量得举措。

而对于两次折戟中国市场得Stellantis集团来说,也可以远离这片“伤心之地”。早在今年3月,Stellantis 集团就发布了 "Dare Forward 2030" 战略,其把主要战场放在欧美市场,并且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 " 轻资产 " 商业模式,希望通过削减产能和依赖 " 轻资产 " 战略改善在华业务。

可以说,广汽菲克得破产对于广汽与Stellantis来说,是一场不得不做得“双输”抉择。然而在这种选择之下,数十万国产Jeep得车主们,却将不得不面对车辆贬值、售后以及保养不便等问题。我们也希望菲亚特集团能效仿其它退出国内品牌得做法,通过外包得方式来给车主提供售后维修服务,让广大车主们聊以慰藉吧。

 
(文/叶思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叶思辰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