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生活常识 » 正文

生活中的辐射没那么可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06 08:45:33    浏览次数:225
导读

《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第十九条: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接触辐射,但不用谈“核”色变。晒太阳时,有紫外线辐射;用微波炉,有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的辐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却常常引起很多人恐慌。

《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第十九条: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接触辐射,但不用谈“核”色变。

晒太阳时,有紫外线辐射;用微波炉,有电磁辐射……看不见摸不着的辐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却常常引起很多人恐慌。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工程师鹿晋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在物理学上,辐射被认为是带能量的粒子或波动在空间传播的一种过程。一般来说,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只出现在放射性元素、核反应堆、核武器等“大杀器”身边,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并不紧密;非电离辐射也称为低能电磁波,通常又称为电磁辐射,可分为可见光(各种有颜色的光或是太阳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大多是电磁辐射。

“科学上讲,有些辐射是需要保持一定距离的,但实际生活中更多见的其实是温暖、和蔼的辐射。它提供了很大帮助,方便人们生活起居、获得数据结果、治疗疾病,大家应有分寸、有度量地看待它。”鹿晋表示,不过有人依然对辐射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认为多数辐射是有害的。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辐射的各种说法,为此,鹿晋专门进行了释疑解惑。

手机上网会产生比平时多5万~6万倍的电磁波?

据世卫组织调查,长期暴露在电磁波下,约3%~5%的人会患上电磁波敏感症。也有专家提醒,电磁波与塑化剂都属于2B级(致癌物等级)可能致癌物,应尽量远离。

手机、打印机、WiFi路由器等电磁辐射量多数是在国家安全限值标准以内的。手机上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WiFi连接,这是通过路由器来联网,由于离得距离近,电磁波影响很小。二是移动连接后,手机发射出的电磁波和打电话时差不多,远低于人体安全辐射警戒值,其穿透能力远低于可见光。例如,穿戴整齐走在明媚阳光下所受到的电磁波辐射能量强度,至少是全身赤裸紧紧依偎着一部手机入睡时的60倍,所以手机产生的辐射微不足道。

一次X光检查相当于坐飞机飞行2万公里?

很多人去医院做B超、X光、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担心有辐射,对身体产生伤害,有人称“做一次X光检查带来的辐射剂量,相当于坐飞机飞行2万公里。”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B超是两个维度的超声信息,不含任何辐射。X光是穿透性很强的射线,只有人体接受的剂量和时间超出一定的值,才会对机体产生损害。医学设备的风险系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说明,属于人体安全范围,不必过分担心辐射过量。CT检查同样是X光,一次CT检查给病人带来的受照剂量约在几个毫希沃特(辐射剂量单位),这一剂量与每人每年接受的天然存在的放射性辐射量相当,病人可根据病情在科学控制剂量(每年不超过两次)前提下酌量检查。磁共振检查不使用X射线,因此没有辐射。

安检机器内部辐射强大?

在火车站、机场、地铁站,很多乘客为了赶时间,还没等包过安检机器,就急着把手伸进去拿,有人认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其内部辐射很强大。尤其对于孕妇、儿童而言,情况更危险。

行李X光安检仪和医用X射线诊断仪一样,都是通过用X光照射被检测对象以获得对象内部图像,但其辐射剂量要远小于医用X光诊断。举个夸张的例子,即便把人放进地铁、火车站使用的X光安检仪里,要扫描大约100次才能达到一次胸透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不过,孕妇和儿童还是要尽量避免上述情况,虽然是小剂量的安检,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辐射。

家电辐射诱发基因突变?

现在的家庭生活逐渐电器化,有人担心家电辐射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甚至有说法称家电辐射不仅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还会扰乱激素分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衰弱等。

一般来说,每种家电都有国标规定的固定工作频率(产品说明书中会标明)。在相同的工作强度下,频率越高,对人体的辐射作用也越明显。通常,微波炉启动时门缝处电磁辐射最大,但微波炉上的金属可以吸收电磁波,隔断电磁波,即便如此烹饪时也请勿过于靠近。使用电动剃须刀、电吹风,时间越短越好,尽量远离儿童,开启和关闭电源时也要远离身体;看电脑、电视时要保持距离,看电视时最好保持2米距离,室内要有适当照明,观看时间不要连续超过两小时。

家门口有基站辐射大?

近年,一些小区内建基站引来争议,加重了居民对电磁辐射的恐慌。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电信设施建设应当执行国家电磁环境控制标准,依法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建设单位应当对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状况进行检测,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可以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投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电磁辐射污染进行,对投诉举报案件及时调查处理。

鹿晋表示,对于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电磁辐射,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它们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我们不要进入强辐射区域接受照射,尽量避免高强度的电磁辐射。

受访专家: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工程师 鹿晋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news/show-3478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