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素有“粤东门户”之称的惠州,要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粤东及闽赣的门户城市。
广东省住建厅、省联合出台《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首次提出建设“深莞惠+河源、汕尾”大都市区,并明确提出推动惠州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粤东及闽赣的门户城市、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胜地。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陆海空大交通的改善正助力惠州在区域竞合中抢占先机,而被赋予建设“门户城市”则有望为惠州“弯道超车”提供加速度。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惠州一方面紧邻广州、深圳、东莞,具有区位优势,另一方面又接壤河源、汕尾,是最靠近粤东的珠三角城市。“深圳东进必须经过惠州,惠州可以‘左右逢源’,既对接深圳,又辐射带动汕尾等粤东城市。”
●惠州首次被赋予建设成为“门户城市”
随着高铁、机场、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大交通网络的铺开,惠州近年来在全省乃至华南地区的交通要道作用逐渐凸显。
2016年4月,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赋予惠州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和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珠三角向粤东及赣南、闽西地区辐射的物流中心”。2016年11月,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则明确提出,打造“更具综合实力的区域枢纽”,全面融入广州、深圳、香港特大城市“30分钟生活圈”。
此次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更是直接把“推动惠州市建设成为珠三角连接粤东及闽赣的门户城市”写入其中。记者梳理发现,这是近年来广东省相关规划文件中首次明确赋予惠州建设“门户城市”。
“从‘物流中心’到‘门户城市’,更加强调区域性综合枢纽的作用。”业内人士认为,被赋予打造“门户城市”,将更加凸显惠州的区域枢纽地位,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汇聚和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