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早起来,在机关食堂吃了一碗热热乎乎、甜甜糯糯的腊八粥,忽然想起再过几天就是父亲八十冥寿了,心中涌起无限的怀念。
父亲生于1938年1月18日,按照冀中农村的传统习俗,父亲的生日是农历腊月十七,属牛。
1963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老师希望他能读研或留校工作,而父亲响应党的号召,同时也考虑到家庭负担,自愿回到石家庄地区的灵寿县工作,当了一名农村教师。灵寿县是晋察冀革命老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形容这里"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走路靠双脚,半年不洗澡"。面对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年轻的父亲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在支持下,与当地父老乡亲一起发扬"愚公移山"改天换地的创业精神,石料上山采,教室自己盖,硬是在山坡上建起了一所乡镇中学。教育局领导觉着父亲既有文化又能吃苦,为人实诚,待人和气,是乡村中学最需要的老师,便任命他担任了中学校长。父亲明知这是一份苦差事,但为了改变革命老区孩子们上学难的困境,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重托,胸怀一腔热血,坚守一份责任,在贫困山区工作了将近10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了这里的第一代高中生、大学生。父亲在灵寿工作期间,我的大哥、二哥和我相继出生,我们跟着母亲生活在同属石家庄地区的晋县农村,由于路途遥远,父亲平时回家不多,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的形象并不深刻,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常说的话:"你爹是老师,是公家的人。"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照顾家庭困难,父亲从灵寿县调到束鹿县工作,从200里外的太行山区调到了30里外的冀中平原,回家的路总算近了些。在我记忆里,父亲经常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蓝色粗布衣服,骑着一辆老式加重的飞鸽自行车,每到周末都回家来看我们,有时还带点糖果、点心。有一次,父亲带回来一盒辛集酥糖,我们兄弟几个刚要抢着吃,父亲却拦住了,认真地说:"咱家是忠孝传家,有了好吃的要先想着长辈,快给爷爷送去。"到了爷爷那里,爷爷高兴地把酥糖分给我们吃,还给我们讲他早年参加打鬼子、闹革命的故事,爷爷的二弟就是为国捐躯的八路军战士。每年清明时节,父亲会带着我们给二爷爷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