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生活常识 » 正文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双绿”时代的上海郊野公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4 21:34:38    浏览次数:207
导读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双绿”时代的上海郊野公园《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胡巍 | 上海摄影报道责编:周琦(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2期)“您已进入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全长1公里。” 上海长兴岛郊野公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双绿”时代的上海郊野公园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胡巍 | 上海摄影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2期)

“您已进入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全长1公里。” 上海长兴岛郊野公园的一块路牌,提示人们注意不要带来污染;公园一角,前卫农场仍在生产农产品,对于老知青而言,这里是他们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的怀旧之地;林下的烧烤区,年轻人更喜欢租下一个灶台,跟亲朋好友烧烤、野餐。

这些看起来没太大联系的功能,如今被整合进同一个公园。

橘园风情区、农事体验区、文化运动区、森林涵养区和综合服务区,长兴岛郊野公园五大功能区不仅可以产出经济效益,其5277亩的林地每年还可吸收1.3万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9400吨,吸附灰尘21万吨。

长兴岛,是崇明三岛中距上海市区最近的一个,车程仅需半个小时。2014年,针对上海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的现实,上海市委、通过建设用地“负增长”政策,倒逼城市转型发展。在开展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的背景下,上海全市共规划了21座这样的郊野公园,首批试点7座。目前,除长兴岛郊野公园外,已经完全建成开放的还有廊下、青西两座郊野公园。

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主任顾守柏介绍:“区别于普通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的开发不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林水涵养功能,不改变原有自然生态格局和景观风貌,仅仅拆除区域内污染企业,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再补充必要的服务设施。”

以不为而有所为,郊野公园的建设重在保护,而不在于过多的人为改变。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双绿”时代正逐渐从理想走入现实。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