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稍长,12岁的安徽人胡适来到他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就是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上海求学,他在上海住了六年,学习可谓用功,也最肯去学习新事物,来上海不到半年,虽算不上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但随口模仿一句:“阿拉上海人”也是不成问题的了。
作为外地人来到上海,想必这个城市会以胡适曾经生活过为荣,不会简单的把其看作“白完狼”。千万外地人中,总有人中龙凤,总是在为这个城市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上海这座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之所以从近代以来成为东方明珠,正是因为有着本地乡民和无数外来人才的牺牲奉献才成就起来,正所谓泰山不让寸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上海上海,海纳百川,才能有容乃大。
然而六年的时间,胡适却辗转了四个学校(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之所以六年之间就辗转了四个学校,并非因为胡适要升学之故,只因他自己太任性耳,尽管他只是一介并不富裕的书生。
在上海这座海滨城市,无论自愿与否,都会被新风拂面。刚刚已经说过,胡适虽是来自内地乡下,但是很是愿意接受新事物,读了很多新书,喝了不少新墨水。比如他改名“胡适”就是最好的例证。
胡适原本并不叫胡适,而是叫胡洪骍。当时流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里面的专业术语诸如“物竞”、“天择”等等都逐渐成了人们生活得日常用语。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个时代的痕迹,这也在名字上有所体现,譬如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人的名字,总缺少不了“红卫”、“卫星”之类的名字。
很不好意思,就连一些文艺小清新们推崇的近代人物也未能免俗,当时的人们纷纷把《天演论》里的一些专业术语纷纷用做自己的名字,就连大名鼎鼎的陈炯明也是号竞存。一心想要革新的胡适自然不甘人后,也让他二哥帮他想了个名字,取“适者生存”其中一“适”字为笔名,后来出国时用作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