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历史科学 » 正文

曹魏最后的一位忠臣,司马家的一股清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9 05:48:07    浏览次数:168
导读

这个人是谁呢?没错,我想说的便是三国时期司马家族中,司马懿之弟司马孚!司马孚说起司马孚这个人,后世对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说他是一个非常虚伪的人,惺惺作态、大奸似忠。曹魏都被他司马家族给取代了,作

这个人是谁呢?没错,我想说的便是三国时期司马家族中,司马懿之弟司马孚!

司马孚

说起司马孚这个人,后世对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说他是一个非常虚伪的人,惺惺作态、大奸似忠。曹魏都被他司马家族给取代了,作为当时司马家族的老长辈,他却只能坐看子侄灭魏建晋而无所作为,而事后却还以魏臣自居以示清白,不免让人产生疑惑!另一说则认为司马孚确确实实是一位忠臣,对曹魏已经尽到了人臣的忠贞之节。到底哪一个说法更有理呢?在这里,我还是比较认同第二种说法的,为什么呢?下面我来和大家谈谈我的看法!司马孚其人

司马孚

司马孚是曹魏权臣司马懿之弟,历史上的司马孚是一个秉性温厚廉让,生平以贞白自立,是一位令世人敬重的道德君子,曾侍奉曹家四代六帝,至死都自称魏朝忠臣。可惜在曹魏衰败之际,司马孚并没有掌握军政实权,无法阻止司马家族代魏的步伐,魏帝曹髦被弑杀,百官不敢奔丧,独司马孚挺身前往。后曹奂禅让,司马孚也曾前往拜辞,含泪说到:“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当时“孝先于忠,父先于君”的士族思想

在汉末至南北朝,孝先于忠,父先于君,是当时士族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在大家族中,家族的利益很多时候要高于朝廷的利益,特别在后来的两晋南朝时期,全社会范围内强化以孝为中心的家族伦理是成为了当时法律活动的重点。司马家作为当时的士族大家,家族成员自然也会有这样一种思想。当面对亲人的疯狂夺权,司马孚陷入了忠孝不能两全的尴尬境地,国与家,这样的选择的确也是很残忍。无法背叛亲人,当然也没有能力阻止,司马孚能做到独善其身,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与家族共谋,终身只为魏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实属难得。

司马孚

在这里,我们再看一下司马孚的临终遗令“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这里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首先“魏贞士”三个字就道出了司马孚对曹魏的忠贞之心,此时曹魏早已灭亡,司马孚已是晋朝高官,但他并不以此为荣,始终以魏臣自居,而非晋臣。“不尹不周”这个典故出自《汉书》,原本指的是王莽,身为宰辅不做周公、伊尹,而谋取代。这是他的自责,作为魏臣,却没有尽责护主护国,以致司马氏篡权夺位,也有把司马氏代魏看做王莽篡位之意。“不夷不惠”出自《法言》,也就是不违背自己的心意去侍奉新主,也不过于偏执导致身死族灭,这是魏晋时期名士推崇的一种态度。“立身行道,终始若一”不忘初心,永为魏臣。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司马孚的临终遗言其实已经说明的一切,司马代魏非他能阻止,大局无法左右,但人臣之节他还是要坚守下去,不忘初心,有始有终。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news/show-2663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