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从六艘主力舰队航母上起飞了三百多架舰载机,对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突然袭击,太平洋舰队除了三艘不在港内的航母之外,其余战舰几乎全部被击沉或者击伤,其主力称得上是全军覆没。而日本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微不足道的 仅仅29架舰载机而已。
日军对珍珠港的攻击一共进行了两次,然而当时舰队指挥官南云忠一的一项决定留给了后世巨大的话柄,那就是日本航母回收完第二波舰载机之后,南云忠一并没有同意其手下要求进行第三波攻击的请求,并且另一当事人,后来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五星上将也说过,如果当时日本人对珍珠港进行了第三波打击,摧毁了珍珠港内的油库和船坞,那么太平洋舰队至少在一年时间内将完全丧失战斗力。
很多人因此认为南云忠一当时犯下了一个极其愚蠢的错误,对其进行的口诛笔伐持续了几十年,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情况是,在第二波攻击的时候,许多惊魂未定的美军防空炮阵地已经开始对日军飞机进行了有组织的打击,所以在这波攻击中日本人的损失相比第一次要大得多。如果贸然发动第三波攻击遭受的损失必将更大,这是其一。第二,如果第三波攻击的目标是摧毁油库和造船设备的话,凭借日军飞机当时携带的威力最大航空炸弹 800公斤级别的航空炸弹也根本不能胜任这项任务。其三,日军当时并不能确定美国消失的航母在哪,如果美军舰载机趁乱发动攻击,势必给日本人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最后就是那句尼米兹将军的表态,这句话误导了无数人,其实仔细想想就能发现,美国这样一个在二战中造了一百多条航母,拥有恐怖工业实力的国家,无论如何也能在短期内对其造船设施和油库进行修复!当今的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