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报道网红经济后,5月19日,央视财经频道再次对直播行业进行了12分钟的报道。
报道中,央视引用了“今日网红”监测的行业数据,从“网络直播平台纷纷倒闭,一哄而上从巅峰坠入谷底”为切入口,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探讨。
小红将央视报道梳理了一下,供业内诸君探讨。
直播平台现倒闭潮
央视指出,今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的日子似乎没有去年那么好过了,倒闭亏损的消息层出不穷。最近2个月,直播平台的倒闭呈加速趋势,就连直播行业的细分龙头映客也将转售自己一半的股权。
短短两年之间,数百家直播平台蜂拥而起,到今年情况直转急下,业内人士预计行业洗牌即将展开。
麻豆播播便是其中一家。其创始人鄢玉红指出,该平台还未实现盈利,而平台运作需要一系列资金,没有融资很难做下一步布局,去获取用户数量。在直播行业往下走的形势下,他选择关闭平台,选择其他的发展道路。
2016年下半年以来,直播行业出现大规模的倒闭潮。年初估值5亿的光圈直播轰然倒下,事实上还有更多平台悄无声息地倒下,“至少一半平台倒下,倒下规模挺大的,因为有很多中小平台是很多普通用户都不知道的,只有行业内的人士会关注。”搜狐千帆直播联合创始人周辉表示。
而没有倒闭的平台很多也已陷入运营困境。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主播得不到平台承诺的报酬,纷纷发起了讨薪维权行动,“短短2年时间内,网络直播行业从巅峰跌到谷底”。
“直播是由资本支撑起来的,在第一轮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哪一家的生存几率高,所有资本便一拥而上,”中国电子商务副会长单仁说道,“第二轮第三轮的时候只有那些本身有着基础的平台会获得很好的支持。去年九月份开始,真正活的比较好的也就十几家了,其他平台都慢慢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
根据相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平台高达250多家,用户规模达到3.44亿,进入2017年,大量直播平台倒闭。
内容同质化,赔本赚吆喝
央视指出,目前大多数直播平台都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最主要的问题一方面是直播平台内容同质化,导致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各项成本居高不下,在资本降温的大背景下,没有持续的资金支持和更好的盈利模式,直播平台一般很难维持下去。
“无论是昂贵的CDN(内容分化网络)成本还有主播高额的签约费用,都让直播平台对资金的要求非常大。目前大多数游戏直播都处于亏损状态。”龙珠直播首席运营官朱力说道。
在周辉看来,同质化一方面是指平台提供的内容同质化,另一方面是主播提供的内容同质化,“90%的平台几乎都是打赏模式”。
更加不利的是,直播平台鱼龙混杂,部分直播平台的主播没有下限,监管问题层出不同的情况。2016年下半年起,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直播平台进行严厉打击。2017年4月,国家依法关停18家直播应用,这也是国家公布《互联网直播服务规定》后,首次关停直播平台。
在单仁看来,未来对于直播平台的政策监管也将越来越严格。在监管方面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力和先进的技术,但依照现有的技术条件来看,平台对于第三方内容生产的监管,仍然没办法做到完全的把控。
行业人士预测,未来直播行业将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只有少数几家拥有雄厚资金支持或大流量的直播平台可以存活下来。为应对挑战,各大直播平台纷纷利用手上优质资源,寻求差异化发展。
比如泛娱乐游戏直播平台龙珠直播,朱力表示,龙珠将联合苏宁文创,将目光转向体育赛事直播,拿下包括中超、西甲等赛事直播权,利用高采购成本,形成内容壁垒。而周辉则表示,千帆目前正在与搜狐新闻客户端、搜狐视频客户端做紧密的结合。
网络主播难转型
直播平台寻求内容差异化发展,而近年来数量爆炸式增长的网络主播们要面临的烦恼也不少。
基数庞大,同质化严重都使得她们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暂,收入也不似外界所看到的那般“美丽”。根据今日网红对映客、花椒、陌陌等平台,近9万名主播进行的调查显示,今年以来,主播平均月收入上万的,只占6.1%,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比72.5%,收入两极分化严重。
“可能五十个人的话,真正到最后稳定,可以直播下去撑下去的可能是三到五个,十比一的比例”某经纪公司网络主播主管虫虫说道。
平台往往会选择将资源,向少数人气网络主播倾斜,大多数主播不得不面临着转型这个问题。
2015年入行做网络主播的滋滋,现在已小有名气,虽然月薪4-5万元,但时间一长,她发现,未来的收入充满变数。单纯做一个网络主播风险很大,于是,她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现在,她决定结合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尝试转型做一名艺人。“我个人认为做线上主播的话,可能没有太长远的发展。希望可以借助直播这一块,去发展我自己的原创音乐。”网络主播滋滋说道。
而根据千帆直播对其平台内主播的调研数据显示,超过20%的主播希望通过直播平台,找到提升为艺人的机会,有意愿通过参演一些角色,来实现转型。
曾在基金公司从业的网络主播冰冰也想转型,相比起滋滋来说,她的名气不大,收入也没有那么高,现在她开始尝试做电商结合的直播,学习相关的电商知识,打算为将来做电商生意做准备。“我觉得这种转型挺好的,因为做网络直播的话,感觉就像是吃青春饭一样,我觉得如果以后我自己成熟了,长大了的话,再这样做不太合适。”
然而,想要转型并不容易。
“从我们数据来看,主播间的竞争是越来越大,尤其是中小主播,现在想要脱颖而出十分困难,因为他们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还有一些欠缺的地方,”今日网红创始人彭超表示,“如果跳出直播间之后,市场对于他们的认可度相对都是比较低的。”
即使是头部主播,知名度高如MC天佑、papi酱,吸金能力如崔阿扎,但大众对于他们的印象依然定格喊麦主播、网红,对于他们的跨界转型并不看好和关注。
网红+直播+电商成新趋势
“哈喽,现在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周二品酒会,感谢、感谢大家的支持。”陈嘉瑜,美人互娱的运营主管,作为电视购物频道的一名主持人,看到网络直播越来越火,她辞职来到现在的经纪公司,结合自己电视购物的专长,把网络直播向商业变现发展。
“今年我们会把70%以上的精力,花在做电商变现。比方说在淘宝直播,在京东直播,就可以有很多粉丝直接进行购买,所以变现是非常快的。我们的收入,还有我们合作的品牌商家是越来越多了。在最近几个月都是稳步上升,每个月都有30%的增长。”
开始在电商领域做布局的,不仅有网红经纪公司,还有传统的电视购物,比如深圳的一家电视购物频道,选择了在一些大型电商购物平台做直播,通过网络直播来带动电视购物的附加值。
而随着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大型电商,早早就开始布局电商的直播。借用这种新型渠道,进行内容传播和粉丝互动,不仅带来了会员流量,还带动了销售增长,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比如苏宁易购,从去年开始不断升级改造,重点打造电商直播综艺,来吸引客流,增加购买力。“通过直播工具,直接带来的会员流量超过100万。”苏宁易购品牌中心项目总监许瑞说,通过这些会员能直接产生接近3000多万的销售,简介带来的销售是去年我们整个“双十一”我们整体的销售呈现257%的增长。”
对于未来,主播和平台们也在不断地进行选择和尝试,直播+成了主播们努力的方向。
作为行业观察者和第三方服务平台,今日网红拥有行业领先的数据研究中心,未来也将通过独家数据分析和观察报道,深入的研究,为直播行业提供更权威的第三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