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4日讯一带一路”认可发展国际研讨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伊朗等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可机构的29名代表齐聚北京,共同研讨认可发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主任王凤清、国家认证认可副主任刘卫军、国际认可论坛(IAF)、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秘书长肖建华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王凤清介绍了中国统一认可体系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中国国家认可机构在认可制度、认可领域、国际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成就与经验。她强调,认可是建立和传递信任的桥梁,是连接、市场、社会的纽带,是国家质量战略的基础。在当前全面对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景广阔。中国国家认可机构将继续积极参与认可国际多边互认体系,巩固和扩大互认范围;将进一步拓展与沿线国家认可机构的多双边合作,共同推动合格评定结果的互认采信,共谋认可工作新的更大的发展。
刘卫军回顾了《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发布的背景和实施成果。他强调,今后国家认监委将加快构建“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机制,深入实施《共同推动认证认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深化国别研究、政策沟通、制度衔接和技术交流,开展国际交流培训和援外项目,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互认机制化。
肖建华介绍了IAF和ILAC国际互认合作的最新情况。他表示,认可和互认得到了广泛发展,支持监管、促进贸易的作用在全球得到了显著增强,IAF和ILAC建立形成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合作网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认可合作提供了国际认可体系基础,开展“一带一路”认可合作又丰富和深化了国际认可多边合作机制。他希望这次会议成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可合作的新起点,推进认可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