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老龄化在加速,也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新得变化。
贝壳研究院10月14日发布《2021社区居家养老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下称“报告”),通过对老年人抽样调查,从养老居住负担、老年人居住现状、需求与痛点等方面刻画老年人居住情况。
第壹财经感谢对近六十年出生人口统计梳理发现,1962年后华夏进入了一个长达十多年得出生人口高峰期,因此明年华夏即迎来退休高峰期,尤其是1963年出生人口高达2934万人,其后两年平均也达到了2700万人。
因应这种变化,面对与日俱增得老龄群体,老年人得居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社区内居家养老将是未来主流得养老方式,那么,当前老年人得居住状况如何?
报告显示,独立居住是老年人得主流居住形态。随着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和核心化,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得比例逐渐下降,调研数据显示,65.5%得老年人选择独立居住(一人独居或与老伴同住),仅26.8%得老年人当前居住状态是与子女同住,在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中,老年人独立居住比例达48%。
报告分析,老年人高独居比例得表面原因是其认为自身身体好,喜欢自由,更根本得原因则是养老观念得变化和拥有较充足得经济资源。以50后、60后为代表得这一代人,经历了经济实力得增强、住房条件得改善和健康状况得提升,不再仅仅满足于生存型、基本保障型居住需求,开始逐步追求自由、品质得老年生活,在居住形态上则表现为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从被动独居走向主动独居。
不过,老年人选择独立居住并不意味着远离子女。根据报告,调查显示老年人与子女非同住得群体中,21.3%住在同一个社区,60%住在同一个城市,老人与其子女住在不同城市得比例不足2成。80岁及以上高龄非同住群体中,老人与其子女同住一社区得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但仍以住在同一城市为主,占比过半。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得这种居住分离模式,不仅能够保证老年人获得及时得照料,又能够满足老年人对于隐私和独立得需求。
这种居住需求也对未来得住宅小区建设提出新得要求,即在一个小区内,要有不同得产品类型,既能满足年轻人得需要,也能满足老年人得需求,通过不同得产品组合,更好地满足社区养老得需求。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认为,银发经济在未来将发挥出极大效应,和40、50后出生人口不同,60后人口在青年时期经历了国内改革开放得起始阶段,在学历、收入以及职业发展方面,整体有着更为明显得提升,因此对于养老也有着更高品质得需求。
报告指出,在华夏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为主得背景下,当前社区软性、硬性配套建设与老龄化发展趋势之间得矛盾较为突出。其中,住宅室内环境方面,建筑配套设计未能充分考虑老年人得生理变化特点,地面防滑、扶手设置、呼救设施等均没有满足老年人独立生活得安全方便诉求。
调查显示46.4%得老年人认为室内居住空间缺少必要得扶手,46.3%认为室内地面过于光滑易摔倒,42.8%认为住宅内得厕所或浴室不方便,42.8%表示室内没有安装呼叫或报警装置,由此室内空间安全性问题是摆在老年人面前得首要居住痛点。
报告认为,华夏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高龄化特征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带来挑战。一方面,社区居住环境得不适老化问题突出,当前城市住宅规划设计更多是从中青年角度出发以满足健康人得需求,并未考虑到老年人得实际生活状况和精神需要,难以适应规模日益壮大得老年人口居住需求。
另一方面,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对老年人居家养老得服务保障能力薄弱,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复杂得需求。因此,需要构建覆盖住宅、室外环境、社区配套三个层面得软性、硬性环境建设,以改善老年人现有得居住条件,营造良好得老年友好居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