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凤凰箴言的第197篇文章
1936年12月12日,一向称自己“放逸、急躁、嫉恶如仇、不能容忍。徒有求治之心志,而乏治理之才能,不适于军政大任”的少帅张学良一改“懦弱、无能”的表现,孤注一掷的联合杨虎城的西北军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兵谏”,史称“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此次“兵谏”似乎异乎寻常的成功,除了邵元冲因受枪击抢救无效死亡之外,其他军政大员全部被扣,蒋介石翻墙外逃,亦被捉回。
西安事变前夕的张学良和杨虎城
有人说,西安事变打乱了蒋介石“一举歼灭赤匪”的“最后五分钟”决战,这句话诚然不错,可关键在于,这“最后五分钟决战”真的只是为了“歼灭赤匪”吗?恐怕未必,因为就在蒋介石亲往西安督战之前,就有用军替代张学良东北军承担“剿共”的计划,如果该计划最终得以实行,那东北军接下来的命运如何恐怕不难想象,恐怕这也是张学良最终发动“兵谏”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即便把军调来剿共,就一定能成功吗?
要知道,此时此刻的红军已经不再是“流寇”,经过了长征的洗礼之后,红军高层无比团结,红军指战员无比希望打胜仗保卫最后的根据地,他们迸发出的惊人战斗力让张学良的东北军心惊胆战,在与红军的交手中,东北军失利颇多,甚至有师长、团长等高级将领战死、被俘的情况。而如此同时,在的宣传和策反下,大批地方武装与红军达成默契甚至是相互帮助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军来了,就能在的手下讨到便宜?
要知道,别说是有了根据地的红军,就说是“居无定所”的“南方八省游击队”,不也坚强的生存下来了很大一部分吗?
陈毅等人表示蒋公的围剿简直弱爆了
直到今天,都有人在探讨“无能”的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在赤血看来,张学良的“孤注一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但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直到今天,极端两极化的评价仍然出现在这位“少帅”身上,但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张学良发起的这次“兵谏”彻底改变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政策”。
也正是这一点,让无数“果粉”“扼腕叹息”。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当年被坚持数年,也被抨击数年的政策,他到底正确吗?今天赤血就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赤血看来,“攘外必先安内”这政策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政策绝对是当年中国需要的政策!
当年中国的敌人是日本,日本领土面积超过德国和意大利领土面积之和,有七千多万受过教育的人口,能成产从步枪到飞机在内的几乎所有军事装备;而反观中国,国家实际上处于军阀割据之下,全国连货币都没有统一,小学教育都没有普及,生产个步枪都要仿制国外产品,如果不加强国家统一,不完成对国内的整合,根本无法对日本的入侵进行有效的抵抗。
用个通俗的话来讲,以当时敌强我弱之势,唯有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才有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希望。一盘散沙、内斗不止的情况下,是没办法“攘外”的。正是因为如此,“攘外必先安内”是有合理性与正确性的。
但关键问题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政权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疯狂剿共”,这能叫做“安”吗?“攘外必先安内”中所谓“安内”并不一定就只是战争方式,先不说蒋介石是否有时间和能力将红军斩尽杀绝,就算他有,那接下来呢?是搞定地方军阀以进一步“安内”还是就此开始“攘外”?
军阀内战中的一幕
事实上,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咄咄逼人,面对苏联以及共产国际的重重压力,中国与其领导下的红军早已放弃了“反蒋抗日”的立场,就在西安事变之前十天,与十九位红军将领联名致信蒋介石,表示愿意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共同抗日”,再信中,写道:
去年8月以来,、苏维埃与红军屡次向先生要求,停业内战,一致抗日,自此主张发表后,全国各界不分党派,一致响应……吾人虽命令红军停止向先生部队进攻,步步退让,竟不能回先生积恨之心……天下汹汹,为公一人。当前大计只须先生一言而决,今日停止内战,明日红军与先生之西北“剿共”大军,皆可立即从自相残杀之内战战场,开赴抗日阵线,绥远之国防力量,骤增数十倍。是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亦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敢以至诚,再一次地请求先生,当机立断,允许吾人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则不特吾人之幸,实全国全民族唯一之出路也……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曰: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而愿天下后世之人,视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
看过这封信,你也许就会明白为什么西安事变发生之后,中国代表无比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了吧,因为早在西安事变之前的十天,就已经表示愿意“共同抗日”,为此不惜听从蒋介石的领导——西安事变发生之后,曾亲口对人说,公审蒋介石再枪毙对我们很好,但最终没有将这个“对我们很好”的意见告知张学良,因为抗日从来不是“我们”一个方面的事情,为了达成抗日统一战线,愿意和平解决。
当时的新闻报道
不知道为什么蒋介石没有对十天之前的“红军来信”做出反应,要知道只要蒋介石利用这封信“逼”一下和红军,就可以在未来的抗日统一战线中占据绝对的领导位置,甚至可以利用此信将抗日大旗举得更高,更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进一步确立自己的领袖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付红军还是内各军阀都是很容易的。如果按照这封信的方式进行国共合作,蒋介石将会一改历史上的被动地位,即便是在战后出现了“国共和平谈判”,主动权也会牢牢掌握在手中。
想必蒋介石的智慧要远远高于赤血,那为什么蒋介石会对这封来信不作回应?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蒋介石瞧不起这区区万余红军,觉得一战可定,自然无需回应;另一方面,则是此信一旦回应,就将会进入到复杂的“博弈”,今后将很难有更好的“剿共”机会,所以蒋介石甘愿放弃,哪怕已经明确态度愿意“被领导”,果真如此,则说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不过是“剿共”的一个借口罢了。
这也许才使蒋介石真正的态度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蒋介石在诸多可以选择的“安内”政策中选择了最差劲的方式,这才是蒋介石的“无能之处”,而西安事变的出现最终才“改变”了这个“早已”跑偏的既定政策。
其实,当年在蒋介石的种种政策之下,不顾“安内”问题而要求“攘外”的全国民意下,全国动乱不断,就在西安事变之前,南方同样发生了带有“反蒋抗日”色彩的“两广事变”,在这种情况下,西安事变的发生绝不是一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