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有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就是它从来不去清华北大招人。但这并不是说马云不喜欢尖子生,不找名校大学生。而是因为马云选择人才有个绝招:降1-2级用人才。
用阿里巴巴企业员工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追求精英文化,平凡人做平凡的事情。
你要招一个愿意给1万的人,从3000-4000收入的人里去找。他来了之后,会特别感恩公司给了他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的为公司干活。因为他在别的地方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工作。
相反,如果你给1万的月薪给现在拿8k的人,他并没有什么感觉,照样的每天工作混日子,反而不珍惜现在的工作,认为这是他理所应得的。
这月薪3k和8k的区别,其实有很多人当时也就是高考一分之差,有些人从名校落到了普通学校。如果把这部分人捞出来,加以培养出来,付他八千到一万的。他们会拼了命的干活。这叫跨级,人才异级差。
所以不管你有没有读过书,是名校毕业还是高中毕业;也不管你做过什么,是打杂的清洁工,还是看大门的保安,阿里巴巴都不会带着偏见和有色眼睛去选择人才。因此出了很多动人的小人物做成大事业的传说。
现在整个阿里集团首先人力资源官叫童文红,不懂专业也没有背景,面试了三次都没有被录上,后来看在她是军嫂给安排到了前台。然后做行政经理,做人力资源,管业务,管客服。最后,作为菜鸟的董事长。
还有阿里楼内的一个保安,花名杨过。除了看大门,休息无事的时候,就会去旁听产品经理的会,时不时说上几句。渐渐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索性直接干起了专业活,两年的时间就做到了产品总监,管理十几人的团队,其中成员有不少都是名校毕业生。
阿里在选择人才的机制上很宽容,善于从平凡人中培养精英的人,因此造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支潜力股,就看是否被宽容的对待,培养成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