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一,上海中医药大学迎来新生报到日,家长和新生们扛着大小行李走进校园。和往年一样,运营商也在校园中摆摊设点,拉开阵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校园秋促大战。
从今年的现场情况来看,运营商的校园秋促相比往年要“安静”了一些,没有拉起横幅,没有扩音设备,也没有送自行车等实物来拉拢学生。
虽然校园秋促现场“安静”了些许,但是背后竞争的激烈程度一如以往。三家运营商纷纷以大流量手机套餐为卖点,比拼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校园内套餐流量的资费也愈发低廉,让社会用户羡慕不已。
“紧箍咒”更紧 实名制要求更严了
“按照通管局的要求,本来今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是不开展校园秋促现场设摊的,但是另一家运营商坚持要在现场设摊,所以三家运营商都来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园设摊现场,一位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
相比往年,通信管理部门对运营商今年的校园营销做出了更多“禁止”动作,比如禁止运营商在校园内拉促销横幅、禁止运营商使用扩音喇叭设备等等,而且对各家运营商的现场促销人员数量做出了限制。所以在今年的校园营销现场,运营商的促销“声势”比往年要弱一些,横幅大战、吆喝大战、送礼大战“偃旗息鼓”,现场显得更加“安静”。
在限制更多的同时,今年校园秋促的手机实名制要求更加严格,对于运营商来说,这是条红线。在这种环境下,运营商使用线上方式、便携式终端等多种方式,实时为学生用户进行实名制认证。比如上海电信,今年开展了校园套餐线上预约购买服务,学生用户暑期在家就能购买。通过快递拿到“小白卡”后,学生用户需要通过专门的App进行在线实时视频认证,认证通过卡号才能激活。而在秋促现场,运营商通过专门的身份证识别和认证设备,进行实名制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