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网红片段 » 正文

14岁少年疯狂打赏女主播16万,父亲只能说花钱买教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03 21:09:53    浏览次数:203
导读

两个月内,熊孩子通过支付平台偷偷把父母缝了十年牛仔裤赚来的16万多元存款统统打赏给了直播平台女主播。处在“打赏门”事件漩涡中的彭家,就租住在新塘镇上的一处出租房内。在电脑桌前,彭师傅用略显笨拙的手在键盘

两个月内,熊孩子通过支付平台偷偷把父母缝了十年牛仔裤赚来的16万多元存款统统打赏给了直播平台女主播。处在“打赏门”事件漩涡中的彭家,就租住在新塘镇上的一处出租房内。

在电脑桌前,彭师傅用略显笨拙的手在键盘上敲出“某平台”,然后登录到那个女主播的房间。

三口之家生存不易

“为了这个事情,都没怎么休息……”四川口音的彭师傅声音有点嘶哑,并再三跟记者提出了来家里采访的“纪律”。来广州之前,彭父就跟记者约法三章,“不能拍孩子,不能威胁孩子,不能给孩子压力”。

彭师傅一家在新塘镇一个农居房的二楼租了两间房,对门相望。房门敞开着,儿子小彭正埋头写着作业。见到记者,小彭母亲站起来打着招呼,小彭也礼貌地说了声“叔叔好”,声音压得很低,然后又把头低了下来。

这是孩子的房间,六七个平方米,一张小床占了大半位置,一张书桌,一台电扇,还有几个放衣服的箱子。对面彭师傅夫妇的房间也很简陋:一张床,一台电脑桌,一个衣柜,柜门已经快要掉下来了,就简单地用铁丝绑着。

和儿子的房间相比,夫妻俩的房间多了一个空调。“夏天让儿子睡过来,我们睡他房间。”彭师傅说。

不想让儿子当留守儿童

彭师傅是四川人,妻子是湖南人。2000年左右来新塘打工,两人在制衣厂里认识,2003年儿子出生。

一开始,夫妻俩把孩子放在老家,聚少离多。读一年级时,夫妻俩把儿子接回身边。彭师傅说自己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才。“之前都挺乖的,成绩也还可以,到了初二的时候,感觉到孩子不愿多和我们说话,成绩下滑得厉害……”

现在才知道,儿子当时迷上了王者荣耀,上某平台则是今年暑假的事。9月23日晚上,孩子妈妈在网上打算淘点便宜的东西,结果付款时提示余额不足,她每次在网上买的单件东西都不会超过30元,支付宝里又是全部家当。“当时想会不会操作有问题,接连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后来才发现支付宝里的钱没了。“我告诉老公了,而儿子抱着头哭起来”。

女主播把小彭的信息公布在首页

事情发生后,彭师傅用儿子的账号登录了某平台,去看儿子到底在玩什么看什么。越看他越想不通,怎么会有这样的游戏,这样的游戏直播有什么好看,为什么要花真金白银去送给一个连面都见不到的女主播。

在直播间里,各种弹幕都是在讥讽小彭,讥讽大人没有管好孩子,女主播还在主页上公布了小彭的个人信息,彭师傅大怒:“你骗了他的钱,还把这些信息发上去干嘛?”

站在一旁的妻子看到儿子的个人信息被挂到网上,哭了,网络世界让这个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水平的女子觉得有些害怕。

老师说小彭最近情绪很低落,彭师傅不敢给儿子过大的压力,“这十几万块钱就当买个教训,不管能不能拿回来,爸爸都不会怪你。是爸爸的责任,没有教你懂得更多的法律法规,没有在你青春期时帮你疏导……但是你要相信,只要爸爸妈妈在,只要爸爸还有一双手,我都会尽全力培养你,你只要好好读书。”

这个在游戏端做着英雄梦的男孩一遍一遍擦着脸上的泪水,用力点头。

在记者采访结束离开新塘的路上,彭师傅发来一条短信,说希望能登在报道中,他说:

通过这件事,我只想告诉各位家长以后要多多注意小孩的动态,教育小孩正确的消费观念,特别寒暑假期间,因为网络发展太快,我衷心恳请各大直播平台完善视频实名登记,人脸识别,不能用QQ、微信直接登录直播等游戏平台,以免伤害到其他未成年人,到最后难过的还是父母。

小彭:女主播一句“谢谢”“么么哒”

就让我有了存在感

新塘是小彭的第二故乡,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他早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初一,他成绩还不错,一直是班里的中上水平,可初二下学期,成绩突然下滑得厉害。

他自己总结原因:懒,喜欢上了游戏。

起初他迷上了王者荣耀,“感觉在游戏里面能找到一种刺激感,很开心,可以做自己的英雄。”

学校再三声明不许带手机,但小彭还是瞒着家人和老师带了个普通的国产手机。“偷偷地玩,没有被抓到过,身边同学也都在玩。”

今年暑假,小彭从同学那里知道了某平台,说有些主播游戏打得很好。“进去直播间,刚开始有免费礼物,金币可以免费领取,打赏之后,主播会说‘谢谢’,自己有种存在感。”小彭说。

玩了两天后,免费金币用完了,小彭却止不住了。

7月26日,星期三。妈妈去牛仔加工厂上班,手机放在家里,“我妈偶尔会用手机上网买东西,我偷偷看到过密码。我知道支付宝里面有一个充值中心,点进去有一个娱乐充值,然后就能找到某平台。”小彭说,那次他支付了500元,拿到了50万个虚拟币。

“刚开始是分批打,这50万个虚拟币用了三天时间。”有了第一次,小彭停不下手了。“妈妈从厂里回来给我做饭时,我偷拿了她的手机。她去洗澡,我也偷拿过手机。有时候,会说要看老师发的作业短信当理由,拿过来……”100多笔支付交易,妈妈从未发现,最高的一次,他打赏了2万多元。

记者从彭师傅提供的支付清单上看到,从9月2日凌晨0点13分至当日的16点19分,小彭先后通过支付平台交易了9笔,其中5000元4笔,1000元5笔,共计25000元。

“已经上瘾了,打赏得越多,信心越爆棚。”小彭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情。

打赏了这么多,小彭说他收获到了“存在感”,“女主播有时会说,谢谢、么么哒等之类的话,听到这些就很开心。”

9月23日事情败露后,小彭意识到自己“闯祸”了,他在QQ上跟女主播说,“我直接说吧,钱都是偷我爸妈的,现在被发现了。”

“我只知道她姓什么,其他信息都不知道,语音都没有聊过,就是QQ打字交流。”14岁的男孩子,对女主播已经相当痴迷,“当时也问过她几岁,她说是22岁,我说我18岁,想把自己装成大人的样子。”

事情发生后,小彭意识到自己错了,写了一份长长的检讨书。

国庆之前,彭家收到了某平台寄过来的一盒中秋月饼,只有上榜的人才有的礼物,怒火中的彭父直接拒收了。

某平台法务说,已经联系让女主播把发布的小彭个人信息删掉,在国庆之后会和彭家联系商量事情的解决方案。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个“熊”家长

此事经网络传播后,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孩子的父母:

@河南人_赵剑伟:

“为什么孩子可以随意的大额支付呢?十几年的血汗钱,随意的绑定,随意的可以支付,本身就是个很大的问题,孩子本身还没有自控能力”。

@myrobelle:

“希望这位父亲能够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对于孩子的一些教育,特别是金钱观上。我小时候父母从来不向我透露任何关于钱的事物,也从不苛刻我在金钱方面的需求,所以我儿时也未曾作出偷拿家中巨额钱财的失格举措,我一直认为,孩子的种种行为从侧面都反射出父母在教育方面的缺失”。

@戏长生:

“其实我觉得大人也是有点心大的,这么多钱就放在一起,手机可以支取,我爸妈的钱我至今都不知道放哪儿,手机绑定的工资卡上没多少钱,我自己手机绑定的也是工资卡,也就几千块钱,存款都是在另外的卡上”。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此次事件来说,父母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要反思自己,而不是一句话“花十几万给孩子买个教训”带过。我们经常说熊孩子又做了什么坏事。其实孩子们从小就像一张白纸,是家庭教育以及周围环境在对其不断的在塑造。

他们大多处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阶段,无法有效甄别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问题的根本在于家庭教育和监管的缺位。

无现金支付这么发达的现在,如何告诉孩子正确用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应该管好自己的手机,经常查看银行卡的余额,和消费短信提醒。

除此之外,更应该关注的是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不要钱赚够了,却“失去”了孩子。

其次,在无现金支付日益发达的今天,网上购物和网上娱乐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主流行为,管好个人手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安全保管个人的支付账号,并有效“防范”家中小孩却是很多父母都会忽略的问题。

许多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接触了数码产品,虽然年龄很小,但他们对于手机支付的熟练程度甚至超过了父母。本次事件中的熊孩子“盗刷”了母亲的支付宝,就是因为家长将自己的支付账号密码给无意泄露了。

对此,也不少网友和专家留言呼吁支付类app因加入更多的风控管理,能否通过实名验证或人脸识别来严格甄别是否未成年人支付。

据悉,像支付宝等一些支付类app已开通了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安全校验方式。为了避免密码外泄给孩子,家长们可以考虑再给支付环节“加一把锁”。

也有人提出可借鉴参考国外手机支付监管手段,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由家长控制的联机模式,或根据用户资料对孩子设置付费金额上限、消费密码锁等限制,以防出现天价打赏账单事件。

在非面对面的手机支付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商家平台目前无法有效的甄别消费者是否为未成年人。所以作为父母,更应该心中有数,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消费行为进行加强监管。

除此之外,平常对于孩子的零花钱给多少,怎么给,父母也要交给孩子正确的财富观。

前段时间的热搜有一个词叫“中国全民富二代”,说的是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孩子有什么要求,伸手“要钱”就好了,而父母就是“给钱”的角色。

要知道,这种做法完全不利于孩子财商的培养,他们不能理解父母钱财的来之不易,甚至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正确的培养方式是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通过学习或者和父母一起家庭劳动、活动,获得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除了“要钱”之外,中国孩子会有大量的“压岁钱”,但很多时候这些钱都被妈妈“收缴”,美名其曰“给你攒着”。

无论是不是真的,这种代办理财的方式都不利于孩子财商的培养,因为孩子的财商还是需要通过自己打理金钱才能提高。

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规则与限制,之后就交由孩子自己处理,家长作为“监督者”就可以了。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孙子约翰零用钱处理有几条细则:

1.零用钱起始标准每周1美元50美分;

2.当周“财政”记录父亲满意,下周上浮10美分;

3.双方同意至少20%用于储蓄,20%用于公益;

4.双方同意每项支出都必须清楚、确切地记录;

5.双方同意在未经爸妈的同意时,不可购买商品,及向爸妈要钱。

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孩子使用零用钱的标准,而其中既有对于对孩子的限制,同时给予TA适当的自由使用空间,让孩子拥有掌控金钱的能力,才有利于财商的培养。

写在最后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过:“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其他人取代你。如果让债主、奸商、警方甚至骗子来代替你进行这项教育,各位家长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从现在开始,一定要重视对于孩子金钱观的教育,毕竟孩子的“财商”跟情商、智商一样重要。

特别声明:一点资讯 0条评论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