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如果有人问“你知道中医疗法有哪些吗?”大部分人会说:按摩、针刺、刮痧、艾灸等。其实,中医还有种疗法,叫放血。放血疗法可治多病,其实在临床应用亦常广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中医所述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一、操作方法
(一)持针姿势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的侧面,露出针尖2~3cm。
(二)针刺方法
1.点刺法 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直刺2~3mm,快进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球将血液或液体及时擦去。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
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面部、耳部的穴位,如井穴、十宣、印堂、攒竹、耳尖、四缝等穴位。
2.刺络法 即刺病所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
先用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使相应的静脉进一步显现;局部消毒后,左手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瘀曲的静脉向心斜刺,迅速出针,针刺深度以针尖“中营”为度,让血液自然流出;松开橡皮管,待出血停止后,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并以75%乙醇棉球清理创口周围的血液。
本法出血量较大,一次治疗可出血几毫升甚至几十毫升,多用于肘窝、腘窝部的静脉。
3.散刺法 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局部消毒后,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可连续垂直点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行向中心点刺,促使瘀热、水肿、脓液得以排除(见下图)。
4.挑刺法
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黏液。也可再刺入5mm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
二、出血量
1.根据患者体质而定强壮者出血量可稍多,瘦弱者出血量宜少。
2.根据病证特点而定病程短、病情轻、病邪浅者放血宜少,反之则放血可稍多。如治癫狂,往往刺血量较大;治疗新发的热病,出血量就很少。
3.根据刺血部位而定刺四肢的井穴,一般出血量少;刺血络及静脉,往往出血量较大。
4.根据刺血季节而定秋冬之季,人之阳气深藏,治宜通达,故针刺宜深,放血稍多;夏季则放血量很少。
三、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4.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一般1~3次为1个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5.如本疗法仅为对证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四、常见疾病的放血疗法
1.中暑
【选取部位】曲泽、委中、太阳。
【操 作】对于曲泽、委中,操作时采用点刺静脉法,每穴放血约10mL,也可加用拔罐法以助泻热。在点刺双侧太阳时,使每穴出血2~5mL。
2.咽喉肿痛
【选取部位】少商。
【操 作】采用点刺穴位法,使每穴出血10~20滴。
3.陈旧性软组织损伤
【选取部位】局部阿是穴。
【操 作】采用散刺法连续10~20针,并加火罐拔吸,出血10~20mL。
4.腰肌劳损
【选取部位】委中。
【操 作】点刺委中穴位或及其附近血络,并加拔火罐,使每侧出血10~20mL。
5.目赤肿痛
【选取部位】太阳、耳尖。
【操 作】点刺双侧太阳,每穴出血2~5mL;在点刺耳尖时,每穴应挤出血液10~20滴。
6.毒蛇咬伤
【选取部位】伤口及其周围。
【操 作】采用散刺法连续快速刺20针以上,并加用闪罐法将局部毒液和血液一同拔出。
7.偏头痛
【选取部位】以太阳为主穴。前额痛加攒竹或印堂,后头痛加委中或大椎,侧头痛加耳尖或率谷,巅顶痛加百会。
【操 作】点刺双侧太阳,每穴出血2~5mL,若出血量小,可加用拔罐。在点刺双侧攒竹或印堂时,每穴挤出血液8~10滴。在点刺委中时,若委中附近出现瘀曲的小络脉,可按照“宁失其穴,勿失其络”的原则,直接点刺血络,并可加用拔罐,以利出血而提高疗效,每处可出血5~10mL。在点刺大椎时,点刺后应立即用大号玻璃罐拔吸,一般出血2~5mL。在点刺耳尖或率谷时,每穴应挤出血液10~20滴。同样,在点刺百会时,也以挤出血液10~20滴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