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唐步龙,淮阴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摘要】安全生存与富裕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目标。中国共 产党始终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进步作为政 党的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这种追求在改革开放40年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共同富裕”到十八大制定 “精准扶贫”,再到十九大绘制乡村发展战略蓝图,深刻地体现了为人民谋福利思想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坚守,同时也充分地展现了党的领导集体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的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的精神,更是彰显了思与行的一致和不忘初心的坚定意志。
【关键词】改革开放;40周年;共同富裕;精准扶贫;实践创新
安全生存和富裕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目标。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了民众的基本生存问题已是不俗的成就,而且和各级始终把消除贫穷、使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作为工作的重点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把工作重心成功地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明确了新时代所肩负的新使命,描绘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美好发展愿景。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探索,为了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抓好抓实 “精准扶贫”战略部署,实现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有必要系统回顾40年来从提出 “共同富裕”目标到 “精准扶贫”战略部署的历史演变、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及未来的发展构想,以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伟大复兴这一宏愿。
一、改革开放之初 “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在确定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前后,社会建设以及国计民生存在着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志带领领导集体及时地拨乱反正,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富裕,贫穷和落后根本不是社会主义,因此为中国人民设计了以 “共同富裕”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理论,成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理论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准确的判断:满足人民大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要快速富起来并实现 “共同富裕”成为时代的鲜明特征。首先,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始终坚持 “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其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 “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 “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灭贫困”;第三是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 “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这一前瞻性思想的提出,确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 “共同富裕”思想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逐步消灭贫穷和落后、实现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逐渐富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共同富裕”思想高度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较好地协调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生产关系稳步调整的问题,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根本目标和任务、社会关系和物质基础、发展最终目的与发展动态过程等关系有机地统一起来。
“共同富裕”思想较好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基本问题。紧紧围绕 “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改革开放 “三步走”战略,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力武器。值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中国正处于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深化,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需要新的思想指导,制定符合当下国情的政策措施。
回顾 “共同富裕”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可知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有着密切的渊源,其产生有着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将以所有人的共同富裕为目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特征是广大劳动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到和物质两种成果,让老百姓共同富裕,最终消灭愚昧和贫穷。因此, “共同富裕”思想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脉相承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论述,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视角看, “共同富裕”思想中让一部分人和一些地区先富起来的论述,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较快发展,借助先进的示范作用,然后通过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和手段让先进者带动、帮扶后进地区及贫穷人口,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调整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了有机统一,长期存在的诸多社会矛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经济学中两个不可偏废的价值取向——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得到了较好地协调,既充分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在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又兼顾了社会公平,甚至在某一特定阶段和特定区域还要突出公平,让公平优先于效率,让先富带动后富,进而在整体上平衡了效率和公平的矛盾,使社会获得了协调和共享发展。
二、“共同富裕”政策的历史演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发展目标顺应了改革开放时代的必然要求,使社会发展实现了腾飞。
首先,这是对建国后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的伟大成果。改革开放政策革除了长期左右人们思想的平均主义,端正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极左政策,实施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改革,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勤劳致富”成为了时代的标签。在广大农村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了多劳多得者,焕发了劳动热情的一部分勤劳的农民首先致富,成为全社会的楷模,由此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基本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农村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改革,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明确经济责任制,在保持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一部分有市场意识的经营能手获得了充分发挥其才干的时空,有力地推动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差异巨大。针对这一不平衡的特点,在制定具体政策时,采取了区域发展战略,建立经济特区,让一部分区域先行先试,推动城市分批开放,让一部分发展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和城市在改革开放中率先发展起来,各种改革试点和开放口岸在沿海地区得到了推行,形成了沿海地区和城市率先富裕,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推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建立起对口帮扶关系,同时采取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以促进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较强中国特色的区域梯度发展态势,为最终实现各区域共同富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时代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 “共同富裕”思想,以 “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首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促进部分地区和部分人 “先富” 的策略;其次,确定了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容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丰富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第三,在按劳分配为主的基础上,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参与经营、收益和分配,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第四,坚持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一部分人率先富裕和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和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了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和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向 “共同富裕”目标迈进了一步。
胡锦涛时代在牢记 “两个务必”传统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两个转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进一步促进不同区域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支持中部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而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其次,适时取消了实行已上千年的农业税以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前进的速度,加快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以追赶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第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消除贫困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
当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继承“共同富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为核心的秉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明确提出了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全面推进 “精准扶贫”工程,精心设计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布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后,第一次提出了 “精准扶贫”的思想。随后,两办于2013年12月18日联合印发了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详细说明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具体要求,并于2014年5月出台了 《关于印发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开办发 〔2014〕30号),进一步明确了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指导,为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和安排。为争取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实现人为人民谋幸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进步的的理想和信念再一次得到彰显。
三、“精准扶贫”思想的实施和探索
“精准扶贫脱贫”思想及其实施战略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精准扶贫脱贫的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精准扶贫脱贫战略的形成有两个重要来源。
首先,“精准扶贫脱贫”战略的提出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 “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扶贫开发领域的新发展。“共同富裕”是全人类永恒的理想和追求目标,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这是 “精准扶贫”战略产生的重要理论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 “共同富裕”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二是人权保障理论。1991年我国颁布的 《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人权思想,认为人权包括生存权、发展权两个基本要素,其中的发展权是每个人不可被剥夺的人权,而贫困恰恰影响了人的选择权和发展权,因此,为了维护和提高中国人的发展权,必须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富裕,也就是共同富裕,“精准扶贫”战略就是为了解决在中国仍然存在的少数绝对贫困问题,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满足每个人的发展权服务的。
(二)“精准扶贫脱贫”思想在中国的探索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加强对贫困地区和人口进行扶贫开发工作一直是党长期关心和实施的重要工作,因为这项工作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成败,也关系到改革之初 “共同富裕”的伟大承诺,为了不忘初心,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党对扶贫工作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和实践。
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初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平衡和贫富差距,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虽然几代领导人一直在采取促进平衡发展和 “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但是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率提高的同时,难免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区域差异和贫富差距,一些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及贫富差距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特别是党内腐败现象和乱作为,加剧了一些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损害了党的威信和形象,需要及时纠正。以为核心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在加强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不忘初心,恪守承诺,始终关心和牵挂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始终坚定地认为全面小康是全中国所有人的全面小康,全面小康路上,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不是理想信念中要发展和追求的全面小康,有缺憾的小康是背离了实现“共同富裕”承诺的初衷的。始终牢记初心的向全世界发出掷地有声的宣言,提出了全面消除贫困的目标追求,科学地策划了“精准扶贫脱贫”的相关政策措施。
在2014年初制定了 “精准扶贫” 的战略,这个战略是对以往在扶贫领域实施的工作战略的进一步发展与补充,是对以前工作的完善,是新时代的扶贫,是更高层次的扶贫。针对以往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思考和判断,用 “六个精准”全面阐述了实施 “精准扶贫”战略的工作方向,全面充分地关照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呼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实现扶贫脱贫工作的全面胜利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三) “精准扶贫”到“共同富裕”的回归与创新
“精准扶贫”战略是马克思主义 “共同富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扶贫开发工作走上新台阶的实践探索和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的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精辟地阐述了进一步扶贫开发和攻坚克难的基本工作途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扶贫开发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中国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党的十八大后,同志在实地考察工作中明确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大扶贫脱贫的力度,消除农村的绝对贫困现象、进一步改善民生工作、实现城乡和区域的共同富裕。正是基于这种历史使命感和不忘初心的伟大承诺,以同志为核心的果断决策,创造性地迅速实施 “精准扶贫”战略,争取到2020年让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如期建成包括广大农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
2.“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
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开展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形成了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明确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这种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始终贯穿于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中、同志明确要求扶贫开发工作一定要有温度,要有热情,心里时刻想着群众,始终贯穿党的群众路线。心中没有群众,工作没有温情,那扶贫工作就将失去意义,因为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对象就是党始终牵挂的广大贫困群众。
综上所述,以同志为核心的所提出的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对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扶贫开发工作思想、经验和教训的全面总结与创新,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共同富裕”思想的回归和创新,深刻地体现了人始终不忘初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当前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以后,迅速成为指导全国扶贫工作的方针,近几年的 “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精准扶贫”工作过度行政化
在党的十八大前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权力的运行机制存在着不少缺陷,以致于在社会各个领域,个人的长官意志强烈地影响着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加上职能转化程度较低,导致工作中过度行政化泛滥。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壮士断腕之决心惩治腐败、规范权力的阳光运行,各级行政工作运行的风气风貌获得了较好改变,乱政、懒政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但是,由于惯性使然,在诸如贫困治理和贫困区域开发过程中以及其他很多领域内仍然未能完全实现由行政主导向引导的转变,开展工作的思维模式相对固化,缺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强烈意识,行政化的色彩依然较为浓烈,而且被帮扶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也还没有获得强有力的激励和调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速度。
(二)“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仍待加强
“精准扶贫” 战略特别强调的就是 “精准”,但是由于贫困地区差异显著,贫困程度及致贫原因多种多样而且分布极其分散,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又是一个需要高度责任心、强烈科学意识和实事求是精神的庞大且复杂的工作,简单依靠个人申报、基层干部评估、统计以确定贫困对象的做法,难免受到基层干部素养和行政素质以及工作能力等的负面影响,以致于一些地区负责此方面工作的扶贫干部对贫困户情况掌握不清,评估判读的标准把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贫困对象往往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因此,针对贫困户的动态精准识别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干部帮扶机制健全尚有完善空间
由于很多参与扶贫工作的干部或从小生长在城市,或经历单一 (不少人在完成学业后就进入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对社会特别是农业农村农民的社情等缺乏感性认识,对农村及贫困人口的感受不深刻,导致很多驻村干部对帮扶对象缺乏真情实感,缺少扶贫思路,难免有一部分参与帮扶的干部仅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很难真正进入贫困户的内心。这与启动扶贫工作注重任务安排、缺乏相对充分的事前培训有着密切关系,需要在今后加以重视。
(四)产业扶贫针对性不强
为了加快农业农村农村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地规划了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为今后 “精准扶贫脱贫”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反思既往的扶贫开发工作,不难发现,以经济发展和产业项目来带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的思路和举措在很多地方的扶贫工作中受限于缺乏产业项目支撑而不能真正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和增收问题,有的地方开展了招商引资项目,但是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关联度欠缺,未能充分关照扶贫工作实效性等需求,以致于出现了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五、优化 “精准扶贫”的建议
(一)提高扶贫的 “精准”识别水平
开展 “精准扶贫”工作,至关重要的是精准识别,识别出真正需要帮扶的对象,为此,应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加强对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科学且严格的、针对性更强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培训,同时完善进入退出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精准识别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驻村干部帮扶机制
为了使扶贫工作有温度,需要选派一些真正关心农民,了解熟悉农村实情,较好掌握了农业发展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干部与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对接,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加以倾斜,在工作报酬等保障方面加以完善,加强培育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干部浓厚的乡村乡民感情的工作,使驻村干部形成愿意下到农村、帮扶意识强、帮扶有思想、有能力、有办法、有热情的良好风气。
(三)完善产业扶贫机制
贫困问题主要还得要依靠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解决,很多地区存在贫困状况和贫困户较多的现实,归根结底还是缺少现代农业产业、工业产业的支撑,与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密不可分。因此,要深入调研各地自然和人力资源的具体情况,科学地、针对性强地引入一些适合当地发展条件的产业项目,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贫困户就业发展形式的科学转变,切实提高贫困户实质、长期、稳定增收的水平,进一步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带动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并向致富方向健康发展。
(四)加强并完善金融扶贫机制
农村的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参与扶贫是 “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积极鼓励金融部门参与“精准扶贫” 战略,在项目审核、资金供应、担保、利率、手续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完善金融扶贫机制,促进帮扶资金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
(五)适当采取移民扶贫措施
由于贫困问题的产生及贫困地区的落后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有发展条件的地方开展扶贫工作,主要可以通过项目落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来促进当地贫困户的增收和脱贫致富,但是有些地方经济发展的自然和资源条件较差,缺乏就地实现脱贫致富的客观条件,针对特殊局部地区可以考虑采取移民扶贫,以实现较少投入下较为实在和显现的扶贫脱贫目标。
(六)加强目标管理和动态目标考核
为了解决最后的绝对贫困问题,需要各地切实地贯彻执行好制定的扶贫脱贫战略。为此,贫困地区的各级党委和应该加强目标管理水平,切实掌握好扶贫脱贫工作推进的状况,实事求是地组织开展好动态目标考核工作,使扶贫脱贫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
(七)加强兜底工作力度
在加强帮扶工作、营造好贫困地区和贫苦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还应该在精准识别基础上加大做好兜底的工作力度和投入水平,以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若有所扶的美好社会生活愿景,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观。
六、结语
2018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也是全面实施改革开放的40周年,牢记初心,方得始终。系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和紧紧围绕改善国计民生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系统回顾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共同富裕”目标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发展、丰富和创新历程,可以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切实坚守了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坚持并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并使之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过程。从 “共同富裕”目标到 “精准扶贫”战略,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体现了与实践相结合;既体现了继承,又体现了创新;既体现了坚守,又体现了探索;既体现了原则性,又体现了灵活性;既体现了不忘初心,又充分体现了对始终的坚持不懈、坚定不移的追求。
新时代的 “精准扶贫”战略与 “共同富裕目标”一脉相承,创新发展,体现了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始终站在时代高度,准确把握时代国情特征,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实践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逐渐消除了中国的绝对贫困现象,如期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路程,确保两个百年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
编辑说明:文章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篇幅原因,注释从略。 原文和图片版权归作者和原单位所有。
编辑:王东昕 李春亭 吴鹏 贾淑凤
编辑助理: 付启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