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闻头条 » 今日热点 » 正文

国防科技领域科研要聚焦和的重大需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23 05:40:23    浏览次数:206
导读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 十九大新闻中心22日在梅地亚中心二层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邀请党代表谈“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并回答记者提问。10月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主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 十九大新闻中心22日在梅地亚中心二层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邀请党代表谈“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并回答记者提问。


10月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主题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图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王飞雪。新华网 郝广鹏摄

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

我想请问代表一个问题。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只有打造后天的军队,才能够赢得明天的战争。也就是说未来战争对军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跟以前不一样的要求。那么想请问几位代表的是,你们现在在工作训练当中是怎样针对未来战争的需要来提升战斗力的?另外,我看到几位代表都非常年轻,也非常优秀,是不是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在军营当中成才成长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王飞雪:

说一下我的体会。王锐是在兵营中成长,我是在校园中成长,我介绍一下我个人经历。我考大学就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完成博士学位之后留下当老师,一直到现在。我们从事的是国防科技研究。刚才这位记者提到的面向未来的战争,我觉得,这次在报告中提到聚焦实战,实战就是指未来的战争。我们觉得,聚焦实战是非常关键的,科研有很强的灵活性,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聚焦。作为国防科技领域的科研和一般领域的科研确实有显著差别,一定要聚焦我们国家和军队的重大需求。我们从事的科研,像北斗系统,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我还记得我是怎么进入这个行业的。1995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已经开始正式建设北斗系统,当时美国和苏联已经建成了他们的卫星导航系统,效果非常好,应该说我们都非常想建一个类似的。但是中国当时的经济实力不可能建这样一个20多颗卫星构成的系统,那时候我们国家五年时间只能发6颗卫星。这种情况下,我们老一辈科学家没有放弃,他们创造性地提出来一种双星定位的原理,只要两颗卫星,就可以对我们国土周边实现定位。采用这样一种全新的方案,就带来了很多过去没有碰到过的新问题。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5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