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四川记者在川大华西医院远程医学中心,通过远程会诊平台,采访了甘孜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方文
地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人物:川大华西医院医生、甘孜州人民医院医生、患者家属
四川成都10月21日讯(记者 刘佩佩 摄影报道)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8日上午在开幕。代表第十八届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这是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医疗”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就医方式,其中,网络门诊已逐渐深入人心。10月17日上午8点45分,贵州铜仁市患者王晴躺在病床上,与川大华西医院的医生进行了视频。22分钟后,王晴便看完了一次川大华西医院的网络门诊,关于自身的病情,她得到了专业的解答。不仅如此,通过网络门诊,王晴还避免了长途奔波和挂不上号的尴尬。
得益于华西医院网络门诊平台,远在贵州铜仁的一名患者看上了华西医院。
四川甘孜州石渠县长须贡玛乡39岁患者瞿丽也和王晴一样,从“互联网+医疗”当中受益。由于当地医生无法确诊瞿丽的病,10月16日上午10点,瞿丽的主治医师方文通过视频连线川大华西医院医生,瞿丽在当地就享受到了华西医院医生的远程网络会诊。方文告诉四川记者,如果没有远程网络会诊,瞿丽从石渠老家到成都看病将会很麻烦。
近年来,网络门诊、远程诊疗、无卡网上挂号、虚拟就诊卡网上挂号、电子处方、医保在线结算等新型就医模式走近四川人民的生活,这些以往人们认为遥不可及的就医方式陆续成为现实。利用“互联网+医疗”,四川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快速下沉,让基层老百姓也能从中受益。不仅如此,省外患者也得到了便利。
华西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生兼院长助理曾国军告诉四川记者,网络门诊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让省内偏远地区以及省外病人不跑远路就能看上医院的专家号。未来,随着网络门诊的进一步优化,一定能够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同时让患者就医体验更好。
今年10月16日上午10点,川大华西医院感染科主治医生刘炎斌坐在电脑前与相隔成都324.8公里的甘孜州人民医院连线,为石渠的一名患者进行远程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