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重庆已设立中新互联互通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约1000亿元,旨在加大对金融服务、航空旅游、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领域的投资引领作用。市金融办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9月11日11时39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一年多以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金融领域开放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创新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协作共赢合作机制有序运作,开放交流平台广泛对接,重点项目集聚效应初显。记者从市金融办获悉,下一步,我市将积极谋划一批高起点的金融机构设立、业务牌照类项目,引进新加坡及全球金融服务创新理念,推动各类国际化新业务、新产品在重庆“先行先试”,谋划一批高水平、创新型的业务合作项目。
跨境融资超40亿美元 节省融资成本超2亿人民币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拦路虎。2016年12月,重庆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研发及制造的企业成功获得了340万美元的国际商业贷款,期限2年。这笔贷款来自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据了解,在此项目中,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充分发挥境内外分行联动优势,联袂新加坡分行共同推进项目落地,优化内部流程,发挥议价能力,在融资利率和期限上为企业争取到了最优方案,保证企业获得融资成本最低的资金。
中新金融合作为企业带来了实在利好,重庆的金融机构也在其中有所作为,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2016年8月,华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功发行5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5.20%。此次境外发债项目中,工银国际为全球协调人,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为国内服务提供行。
2016年2月,浦发银行重庆分行成功为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办理6年期“1+5”结构性融资租赁保理业务,金额20亿元人民币。在此项目中,浦发银行重庆分行抓住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点,利用轨道公司现有资产,通过“租赁公司+离岸银行”模式,降低企业库存,有效盘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