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尹勤兵
“给宝宝起名字,有什么规范要求么?哪些名字能起,哪些不能起?是否一定要用父母得姓开头?”12月27日,针对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得留言,武汉市公安局治安予以回复。
针对有些家长给孩子起“洋名字”和“四字名”得现象,可能表示:不提倡给孩子起“洋名字”和“四字名”,给孩子起名字一定要考虑使用得方便程度与社会得接受程度,在与时俱进得同时,可更多地从传统文化中找起名“灵感”。
■ 原则上随父母姓
法律上不限制字数
前不久,市民张先生喜当爹。近一段时间,为孩子取名字得事情,他很伤了些神。“一定要给孩子取个特别得,不能太普通。”张先生说,他绞尽脑汁都不知该如何取名,他想取一些生僻字给孩子当姓名,又不知道是否会对上户口有影响。
于是,他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给孩子起名字,有什么规范要求么?哪些名字能起,哪些不能起?”
12月27日,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新生儿办理出生入户登记,姓氏原则上需随父或者随母。考虑到华夏民族众多,姓氏较为复杂,存在一些有关得风俗习惯等诸多情形,户口登记不便对公民得姓名字数加以限制。
据介绍,根据《民法典》第壹千零一十五条: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得,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1.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得姓氏;2.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得人扶养而选取扶养人姓氏;3.有不违背公序良俗得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得姓氏可以遵从本民族得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 刻意标新立异
日后可能很“麻烦”
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四条,居民身份证使用规范汉字和符合China标准得数字符号填写。另外结合《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除有特殊情形可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外,一般情况下,给孩子命名或更名,应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得汉字,尽量不要使用生僻字。
“这是因为一些生僻字可手写,但电子打印出来很难。为防止给孩子读书或日后办理银行卡等一些社会事务造成不必要得麻烦,家长蕞好不要刻意标新立异。”该负责人说。
目前,湖北公安服务平台()已开通“生僻字查询”和“姓名查重”功能。
市民可湖北公安服务平台,里面得“微警务”得“便民”小程序,通过查询,可知晓哪些是生僻字,同时也方便家长查询,为孩子所取姓名减少重名可能性。
链接
起名要慎重 不过分求异
武汉荣格心理中心主任黄进军指出,现在很多市民给孩子起名时用一些不常见得汉字,这是过分追求与众不同得表现,不值得提倡。
他不赞成给孩子起所谓得“洋名”,即将外籍人士得名字音译成汉字搭配自己得姓氏。
虽然父母有给孩子取名字得自由,但这种起名方式失掉了华夏传统文化得特点。他说,从技术角度来说,与华夏人得名字对比,外国人得名字无法做深层次得解读,很多都是音译过来得,中洋组合后读用起来,往往显得莫名其妙。
据了解,现代汉字大约有6335个,常用得大约2400个,这些字占了书刊物汉字出现次数得99%。黄进军认为,华夏文字博大精深、有很多优美得象形文字,辞藻意境优美,只要好好琢磨,总能从文化宝库中吸取精华,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
武汉市民俗可能刘谦定则认为,名字虽是一个人得代号,也体现了时代特点,体现了家长得文化底蕴和修养,寄托着对孩子美好未来得祝愿,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得延续。
刘谦定举例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人纷纷以“桥”为名,就跟武汉长江大桥得修建有关。他曾做过一些调查,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人两个字得名字较多,一度导致大量重名,有时候上课老师叫一声“李伟”,几个学生同时站起来,也带来了一些不便之处。
刘谦定表示,从汉朝开始,随着人口增加,华夏人以3个字为姓名是主流。因此,他建议家长起名,应提倡“少起两个字,多起三个字,少起四个字”。此外,不要用生僻字,以免增加生活成本。
“一个姓名要跟孩子一生,起名字一定要慎重。”刘谦定指出,华夏传统文化典籍名著浩渺如海,唐诗宋词、成语典故很有内涵,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文化遗产,取名素材广泛。
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