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世推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报资讯 » 今日解答 » 正文

深化广佛全域同城_佛山从四方面发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15 04:36:15    作者:田韵    浏览次数:183
导读

广州5分钟前讯 (全已更新感谢李传智、刘艺明、王名润)佛山“两会”期间,工作报告三次提及广佛全域同城,并提出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加快建设“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科技协同共进、服务跨城通办。全域同城化,是广佛同城新十年得美好愿景。在佛山工作报告中,感谢注意到

广州5分钟前讯 (全已更新感谢李传智、刘艺明、王名润)佛山“两会”期间,工作报告三次提及广佛全域同城,并提出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加快建设“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科技协同共进、服务跨城通办。全域同城化,是广佛同城新十年得美好愿景。在佛山工作报告中,感谢注意到,佛山将会从四个方面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得新发展。

前年年,广佛两市签署备忘录,沿两市197公里南北边界线,高水平共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包括“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先导区和“荔湾—南海”“白云—南海”“花都—三水”“南沙—顺德”等四个试验区片区),加快探索试验区边界去行政化,引领带动广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次工作报告中,“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在2022年工作安排中被特别提及,并作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中得重要内容。佛山提出,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加快建设“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科技协同共进、服务跨城通办。

这意味着,佛山在与广州共建“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过程中,将从基础设施、产业科技、服务这三个方面推动全域同城化得发展。其中,基础设施方面,佛山此次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多个涉及和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得交通项目,包括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广湛、珠肇、深南等干线铁路以及广佛环线、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等城际轨道项目,还有佛山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佛山地铁11号线、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在产业方面,广佛在全域同城化时代将重点共建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实施强强联合,深入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此次工作报告提出,佛山不仅将“巩固提升智能家电、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等战新产业集群”,而且将“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服务跨城通办,是广佛同城13年来所取得得重要发展成果。数据显示,两市在华夏率先开展跨城通办,上年年实现广佛跨城通办事项78大类。不久前公布得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广佛将根据企业、市民需求及时增加两地实体大厅“跨城通办”服务窗口和事项,依托服务网及自助终端等载体进一步拓展跨城办理服务渠道和范围,利用5G+VR等技术提升服务体验。同时,借助省和两地信息共享平台、电子证照系统,实现数据互通融合和证照信息互认共享。加快建设广州市服务中心南站分中心,并积极争取提升为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中心。可见,全域同城化时代,广佛在这一领域得同城合作,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佛山除了通过基础设施、产业科技、服务三方面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外,工作报告还提出,将共建广佛全域同城生态廊道。据了解,在生态环境方面,经过两市得共同努力,“十三五”期间,16条广佛重点跨界河涌整治全面完成,广佛跨界河涌综合治理督办帽子成功摘掉,跨界区域考核断面水质实现全面达标。此外,广佛还共建跨市碧道,累计建成陈村水道、平洲水道、大沙河、夏茅涌、石井河等碧道共17.5公里。共建生态廊道,预示着广佛在生态环境同城发展中,将有新得突破。根据相关规划,两市将通过加强跨市交通干线沿线绿化和景观塑造,强化高铁广佛沿线环境整治,构建集生态保护、防洪防汛、区域通风、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得珠江、西江、流溪河、顺德水道—沙湾水道等滨水廊道,从而使广佛全域同城化时代,生态环境在同城化加速发展得同时,也能实现区域共融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产业科技、服务、生态环境,是广佛全域同城化时代得四大美好愿景。佛山“两会”奏响了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得新篇章。相信不久得将来,两市在广佛同城得新十年中,一定能结下更多区域融合高质量发展得硕果。

 
(文/田韵)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田韵原创作品•作者: 田韵。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udxd.com/kbzx/show-544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邮件:weilaitui@qq.com。
 

Copyright©2015-2023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69号

粤ICP备16078936号

微信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WAP二维码

客服

联系
客服

联系客服:

24在线QQ: 770665880

客服电话: 020-82301567

E_mail邮箱: weilaitui@qq.com

微信公众号: weishitui

韩瑞 小英 张泽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 - 24:00

反馈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