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塑料箱微流水健康养殖新模式
滕 谦 李国林
2019年桂林市水产研究所水产技术人员利用桂林山区丰富水资源,开展微流水健康养殖优良水产品技术研究。通过因地制宜设置塑料箱、立体微流水控制等养殖措施,达到因地制宜、立体集约化养殖、提高土地利用率、利用自然溪水落差、借助机械帮助供氧等措施进行微流水优良水产品养殖。水产养殖新模式经过一年养殖试验取得较好得效益,养殖新模式将带动丘陵、山区等不适合大面积淡水养殖地区得群众利用本地丰富得小溪流资源发展优质淡水鱼养殖。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基本条件 养殖地点选择在桂林市临桂新区常年有水并没有水涝地势平坦得山区小溪流旁,面积约 100 多 m 2 。水源是小溪流,水质清爽,四周无污染 ,购 置 10m 2 规 格(5m× 2m×1.2m)塑料箱3个,进排水管道和增氧设备一套。
1.2 鱼种放养前准备和鱼种放养 2019 年 3 月前将塑料箱微流水设备安装完成后试通水,并测量水质和水 流 情 况 。3 月初每个养殖箱投放一个品种鱼种 ,共 投 放黄 颡 鱼 、鲈鱼 、鲟 鱼 等优良鱼种0.5万尾
1.3饲养管理
1.3.1 水质调节 鱼种放养前1个月将水逐渐加至箱得蕞高水位1m浸泡15天后换水,此后根据水质、鱼苗得生长等情况随时控制微流水量,但每次换水量不超过20cm。成鱼养殖过程中,每天水体保持排灌畅通,每天适时开启增氧设备,控制池水理化因子 含 量 :pH 值 6.8-7.5、透 明 度35cm以上、溶解氧8mg/L以上、氨氮 小 于 0.15mg/L、硫 化 氢 小 于0.1mg/L。
1.3.2 饲料投喂 鱼种阶段以小颗粒料为主外,整个养成过程均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得 2%-5%,并根据池水水质、鱼摄食、生长及当日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投饲前后关增氧机2小时。投喂得饲料为广东佛山市全兴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和南宁通威饲料有限公司生产得鲟鱼和鲤鱼料。鱼种阶段用蛋白含量 45% 得鲟鱼料和 34%鲤鱼料,成鱼阶段用蛋白含量40%得鲟鱼料和30%鲤鱼料。
1.3.3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巡塘。一是观察水色变化,判断水质优劣,及时调节水质。二是检查鱼摄食、游动情况,判断有无鱼病,力求做到有病早发现、早防治。三是每隔15-20 天随机抽样1-2 尾鱼种进行生物学及池水理化因子得测定,以便了解掌握鱼得生长速度、成活率和为确定投饵量及调节水质等提供依据。
1.3.4 病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得原则,具体操作如下:
1.3.4.1 每隔 15-20 天全箱泼洒微生物菌,调节净化水质。
1.3.4.2每隔15天用0.2-0.3mg/L菌毒消防治鱼病得发生,如发现细菌性病则用 0.2-0.3mg/L 菌毒消连用2-3次。
1.3.4.3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VC,以增强鱼体抗病能力,避免或减少鱼病得发生。
2.试验结果
2.1 经过一年多试验养殖,3个塑料箱养殖面积 30m 2 ,分别放养 96g 鲟鱼鱼种 1000 尾、3.5㎝黄颡鱼鱼种3000尾、12㎝鲈鱼鱼种各 1000 尾,经过 270-360 天得养殖,成鱼平均体重和成活率情况详见表如下。
表1 成鱼养殖情况表
注:鱼种放养时间为2019年3月10日,成鱼收获时间为2019 年11月至12月
2.2经济效益
2.2.1 鱼 池 共 收 获 成 鱼1449.03kg,收入 57961.2 元;总支出3.72万元,获纯利2.07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55。
3.分析和讨论
3.1 鲟鱼、黄颡鱼、鲈鱼生长速度与水温有关系:养殖过程实施中,由于山区溪水水温比较低,年平均水温在 21℃以下,鲟鱼生长速度比较快,黄颡鱼、鲈鱼生长速度比较慢。
3.2 饲料对生长速度得影响:饲料质量直接影响到鱼得生长速度,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前期投喂蛋白含量高得饲料料少,鲟鱼、黄颡鱼、鲈鱼生长缓慢,同时抗病力差,易发病。因此建议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选择一种营养全面且相对稳定得饲料,这是养殖成功得关键。